本文目錄
文獻綜述的寫法與格式
一、何謂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學科、專業或專題的大量文獻進行整理篩選、分析研究和綜合提煉而成的一種學術論文,是高度濃縮的文獻產品。根據其涉及的內容范圍不同,綜述可分為綜合性綜述和專題性綜述兩種類型。所謂綜合性綜述是以一個學科或專業為對象,而專題性綜述則是以一個論題為對象的。學生畢業論文主要為專題性綜述。
文獻綜述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歷史現狀、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文獻綜述是針對某一研究領域分析和描述前人已經做了哪些工作,進展到何程度,要求對國內外相關研究的動態、前沿性問題做出較詳細的綜述,并提供參考文獻。作者一般不在其中發表個人見解和建議,也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客觀概括地反映事實。
二、文獻綜述的特點
1.綜合性
綜述要"縱橫交錯",既要以某一專題的發展為縱線,反映當前課題的進展;又要從本單位、省內、國內到國外,進行橫的比較。只有如此,文章才會占有大量素材,經過綜合分析、歸納整理、消化鑒別,使材料更精練、更明確、更有層次和更有邏輯,進而把握本專題發展規律和預測發展趨勢。
2.評述性:
是指比較專門地、全面地、深入地、系統地論述某一方面的問題,對所綜述的內容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反映作者的觀點和見解,并與綜述的內容構成整體。一般來說,綜述應有作者的觀點,否則就不成為綜述,而是手冊或講座了。
1)先進性:綜述不是寫學科發展的歷史,而是要搜集最新資料,獲取最新內容,將最新的信息和科研動向及時傳遞給讀者。
2)綜述不應是材料的羅列,而是對親自閱讀和收集的材料,加以歸納、總結,做出評論和估價。并由提供的文獻資料引出重要結論。一篇好的綜述,應當是既有觀點,又有事實,有骨又有肉的好文章。由于綜述是三次文獻,不同于原始論文(一次文獻),所以在引用材料方面,也可包括作者自己的實驗結果、未發表或待發表的新成果。
3)綜述的內容和形式靈活多樣,無嚴格的規定,篇幅大小不一,大的可以是幾十萬字甚至上百萬字的專著,參考文獻可數百篇乃至數千篇;小的可僅有千余字,參考文獻數篇。一般醫學期刊登載的多為3000~4000字,引文15~20篇,一般不超過20篇,外文參考文獻不應少于1/3。
三、綜述的內容要求
1)選題要新:即所綜述的選題必須是近期該刊未曾刊載過的。一片綜述文章,若與已發表的綜述文章"撞車",即選題與內容基本一致,同一種期刊是不可能刊用的。說理要明:說理必須占有充分的資料,處處以事實為依據,決不能異想天開地臆造數據和診斷,將自己的推測作為結論寫。
2)層次要清:這就要求作者在寫作時思路要清,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寫到什么程度,前后如何呼應,都要有一個統一的構思。
3)語言要美:科技文章以科學性為生命,但語不達義、晦澀坳口,結果必然阻礙了科技知識的交流。所以,在實際寫作中,應不斷地加強漢語修辭、表達方面的訓練。
4)文獻要新:由于現在的綜述多為"現狀綜述",所以在引用文獻中,70%的應為3年內的文獻。參考文獻依引用先后次序排列在綜述文末,并將序號置入該論據(引文內容)的右上角。引用文獻必須確實,以便讀者查閱參考。
校者把關:綜述寫成之后,要請有關專家審閱,從專業和文字方面進一步修改提高。這一步是必須的,因為作者往往有顧此失彼之誤,常注意了此一方而忽視了彼一方。有些結論往往是荒謬的,沒有恰到好處地反應某一課題研究的"真面目"。這些問題經過校閱往往可以得到解決。
四、綜述的格式與寫法
綜述一般都包括題名、著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幾部分。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體和總結組成。
1)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問題,包括寫作目的、意義和作用,綜述問題的歷史、資料來源、現狀和發展動態,有關概念和定義,選擇這一專題的目的和動機、應用價值和實踐意義,如果屬于爭論性課題,要指明爭論的焦點所在。
2)主體:主要包括論據和論證。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點及其理論根據,從而反映作者的見解。為把問題說得明白透徹,可分為若干個小標題分述。這部分應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分析和趨向預測幾個方面的內容。
a.歷史發展:要按時間順序,簡要說明這一課題的提出及各歷史階段的發展狀況,體現各階段的研究水平。
b.現狀分析:介紹國內外對本課題的研究現狀及各派觀點,包括作者本人的觀點。將歸納、整理的科學事實和資料進行排列和必要的分析。對有創造性和發展前途的理論或假說要詳細介紹,并引出論據;對有爭論的問題要介紹各家觀點或學說,進行比較,指問題的焦點和可能的發展趨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對陳舊的、過時的或已被否定的觀點可從簡。對一般讀者熟知的問題只要提及即可。
c.趨向預測:在縱橫對比中肯定所綜述課題的研究水平、存在問題和不同觀點,提出展望性意見。這部分內容要寫得客觀、準確,不但要指明方向,而且要提示捷徑,為有志于攀登新高峰者指明方向,搭梯鋪路。
主體部分沒有固定的格式,有的按問題發展歷史依年代順序介紹,也有按問題的現狀加以闡述的。不論采用哪種方式,都應比較各家學說及論據,闡明有關問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
主體部分的寫法有下列幾種:
a.縱式寫法"縱"是"歷史發展縱觀"。它主要圍繞某一專題,按時間先后順序或專題本身發展層次,對其歷史演變、目前狀況、趨向預測作縱向描述,從而勾劃出某一專題的來龍去脈和發展軌跡。縱式寫法要把握脈絡分明,即對某一專題在各個階段的發展動態作扼要描述,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取得了什么成果,還存在哪些問題,今后發展趨向如何,對這些內容要把發展層次交代清楚,文字描述要緊密銜接。撰寫綜述不要孤立地按時間順序羅列事實,把它寫成了"大事記"或"編年體"??v式寫法還要突出一個"創"字。有些專題時間跨度大,科研成果多,在描述時就要抓住具有創造性、突破性的成果作詳細介紹,而對一般性、重復性的資料就從簡從略。這樣既突出了重點,又做到了詳略得當??v式寫法適合于動態性綜述。這種綜述描述專題的發展動向明顯,層次清楚。
b.橫式寫法"橫"是"國際國內橫覽"。它就是對某一專題在國際和國內的各個方面,如各派觀點、各家之言、各種方法、各自成就等加以描述和比較。通過橫向對比,既可以分辨出各種觀點、見解、方法、成果的優劣利弊,又可以看出國際水平、國內水平和本單位水平,從而找到了差距。橫式寫法適用于成就性綜述。這種綜述專門介紹某個方面或某個項目的新成就,如新理論、新觀點、新發明、新方法、新技術、新進展等等。因為是"新",所以時間跨度短,但卻引起國際、國內同行關注,紛紛從事這方面研究,發表了許多論文,如能及時加以整理,寫成綜述向同行報道,就能起到借鑒、啟示和指導的作用。
c.縱橫結合式寫法在同一篇綜述中,同時采用縱式與橫式寫法。例如,寫歷史背景采用縱式寫法,寫目前狀況采用橫式寫法。通過"縱"、"橫"描述,才能廣泛地綜合文獻資料,全面系統地認識某一專題及其發展方向,作出比較可靠的趨向預測,為新的研究工作選擇突破口或提供參考依據。無論是縱式、橫式或是縱橫結合式寫法,都要求做到:一要全面系統地搜集資料,客觀公正地如實反映;二要分析透徹,綜合恰當;三要層次分明,條理清楚;四要語言簡練,詳略得當。
d.總結:主要是對主題部分所闡述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重點評議,提出結論,最好是提出自己的見解,并提出贊成什么,反對什么。
e.參考文獻:寫綜述應有足夠的參考文獻,這是撰寫綜述的基礎。它除了表示尊重被引證者的勞動及表明文章引用資料的根據外,更重要的是使讀者在深入探討某些問題時,提供查找有關文獻的線索。綜述性論文是通過對各種觀點的比較說明問題的,讀者如有興趣深入研究,可按參考文獻查閱原文。因此,必須嚴肅對待。
四、寫作步驟
1)選定題目選定題目對綜述的寫作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a.選題首先要求內容新穎,只有新穎的內容才能提煉出有磁石般吸引力的題目。
b.選題還應選擇近年來確有進展,適合我國國情,又為本專業科技人員所關注的課題,如對國外某一新技術的綜合評價,以探討在我國的實用性;又如綜述某一方法的形成和應用,以供普及和推廣。選題通常有幾種:一種是與作者所從事的專業密切相關的選題,對此作者有實際工作經驗,有比較充分的發言權;一種是選題與作者專業關系不大,而作者掌握了一定的素材,又樂于探索的課題;還有一種是醫學科學情報工作者的研究成果。
c.題目不要過大,過大的題目一定要有諸多的內容來充實,過多的內容必然要查找大量的文獻,這不但增加閱讀、整理過程的困難,或者無從下手,或顧此失彼;而且面面俱到的文稿也難以深入,往往流于空泛及一般化。實踐證明,題目較小的綜述穿透力強,易深入,特別對初學寫綜述者來說更以寫較小題目為宜,從小范圍寫起,積累經驗后再逐漸寫較大范圍的專題。此外,題目還必須與內容相稱、貼切,不能小題大作或大題小作,更不能文不對題。好的題目可一目了然,看題目可知內容梗概。
2)查閱文獻題目確定后,需要查閱和積累有關文獻資料。
a.對初學者來說,查找文獻往往不知從哪里下手,一般可首先搜集有權威性的參考書,如專著、教科書、學術論文集等,教科書敘述比較全面,提出的觀點為多數人所公認;專著集中討論某一專題的發展現狀、有關問題及展望;學術論文集能反映一定時期的進展和成就,幫助作者把握住當代該領域的研究動向。其次是查找期刊及文獻資料,期刊文獻浩如煙海,且又分散,但里面常有重要的近期進展性資料,吸收過來,可使綜述更有先進性,更具有指導意義。
b.查找文獻資料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根據自己所選定的題目,查找內容較完善的近期(或由近到遠)期刊,再按照文獻后面的參考文獻,去收集原始資料。這樣"滾雪球"式的查找文獻法就可收集到自己所需要的大量文獻。這是比較簡便易行的查閱文獻法,許多初學綜述寫作者都是這樣開始的。另一種較為省時省力的科學方法,是通過檢索工具書查閱文獻。常用的檢索工具書有文摘和索引類期刊,它是查閱國內外文獻的金鑰匙,掌握這把金鑰匙,就能較快地找到需要的文獻。此外,在平時工作學習中,隨時積累,做好讀書文摘或筆記,以備用時查找,可起到拾遺補缺作用。
c.查找到的文獻首先要瀏覽一下,然后再分類閱讀。有時也可邊搜集、邊閱讀,根據閱讀中發現的線索再跟蹤搜集、閱讀。資料應通讀、細讀、精讀,這是撰寫綜述的重要步驟,也是咀嚼和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中要分析文章的主要依據,領會文章的主要論點,用卡片分類摘記每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包括技術方法、重要數據、主要結果和討論要點,以便為寫作做好準備。
d.加工處理:對閱讀過的資料必須進行加工處理,這是寫綜述的必要準備過程。按照綜述的主題要求,把寫下的文摘卡片或筆記進行整理,分類編排,使之系列化、條理化,力爭做到論點鮮明而又有確切依據,闡述層次清晰而合乎邏輯。按分類整理好的資料輪廓,再進行科學的分析。最后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寫出自己的觀點與體會,這樣客觀資料中就融進了主觀資料。
e.撰寫成文:撰寫成文前應先擬提綱,決定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哪些應重點闡明,哪些地方融進自己的觀點,哪些地方可以省略或幾筆帶過。重點闡述處應適當分幾個小標題。擬寫題綱時開始可詳細一點,然后邊推敲邊修改。多一遍思考,就會多一分收獲。
f.提綱擬好后,就可動筆成文。按初步形成的文章框架,逐個問題展開闡述,寫作中要注意說理透徹,既有論點又有論據,下筆一定要掌握重點,并注意反映作者的觀點和傾向性,但對相反觀點也應簡要列出。對于某些推理或假說,要考慮到醫學界專家所能接受的程度,可提出自己的看法,或作為問題提出來討論,然后闡述存在問題和展望。初稿形成后,按常規修稿方法,反復修改加工。
撰寫綜述要深刻理解參考文獻的內涵,做到論必有據,忠于原著,讓事實說話,同時要具有自己的見解。文獻資料是綜述的基礎,查閱文獻是撰寫綜述的關鍵一步,搜集文獻應注意時間性,必須是近一二年的新內容,四五年前的資料一般不應過多列入。綜述內容切忌面面俱到,成為瀏覽式的綜述。綜述的內容越集中、越明確、越具體越好。參考文獻必須是直接閱讀過的原文,不能根據某些文章摘要而引用,更不能間接引用(指閱讀一篇文章中所引用的文獻,并未查到原文就照搬照抄),以免對文獻理解不透或曲解,造成觀點、方法上的失誤。
五、綜述論文的遴選與審編
1)綜述論文是多篇研究成果的綜合,所涵蓋的內容信息量大,使讀者費時不多卻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國內外著名期刊很多都設有綜述欄目,并給以較大的篇幅和較多的參考文獻數額。綜述論文的學術水平和寫作要求比較高,只有資深的作者才可能寫出合乎要求的綜述論文。它要求作者對所綜述的資料擁有準確的判斷能力,有較強的分析、綜合能力,對專業知識的掌握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并有親身研究的經歷和體會,以及有較強的駕馭文字的能力。綜述論文能較系統地反映國內外某一學科或專題的研究概況及發展趨勢,可以幫助讀者了解最新研究的熱點及新思路、新方法,對啟發讀者的研究思路具有向導作用。此外,綜述論文的橋梁功能亦很顯著。
2)綜述論文的審稿程序遵從一般審稿規則,但具體到某篇綜述的取舍上,還是有其特殊性和規律性。
a.在平衡比較中遴選。綜述論文的資料來源于文獻,可以有多個作者就同一個問題在一個時間段內分別向編輯部投稿,因此,編輯部必須對類似稿件進行權衡比較、分析,以決定取舍。如"干細胞的研究"是當前研究熱點,本刊在同一時間段內收到3篇文章,經分析比較后認為它們是從不同側面進行的綜述,各有特點,故決定放在同一期刊出。又如,有關"端粒酶"的研究是近年來的熱點課題,本刊連續收到多篇同類文章,內容多有重復,結果選取了1篇投稿較早的文章,對后來者只得以"已有類似稿件,請改投他刊"而退稿。
b.在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稿件中遴選。對一篇達到總體評審要求的綜述論文應該是:就某一問題寫得系統、深入,能反映該課題當前的研究水平,內容有新意,文字通順。在這些稿件中再根據其對當前研究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進行分級優選。
2)筆者根據所編期刊近幾年來審稿人的意見,并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歸納出對綜述稿件的總體評價。
a.對錄用稿件的評價:屬國際研究熱點,有較好的指導和參考意義;是該領域重大課題,內容豐富,值得刊登;國內研究較少,對開展此項工作有推動作用;介紹設計的思路及目前動態,對讀者有一定啟發;綜述當前概況,讀者將從中汲取教益;內容新穎而重要,能引起有關讀者的興趣與重視;選題很好,對立足國內走向世界有很大的鼓舞作用;目前尚在起始階段,有利于讀者了解其概貌;內容好,文獻新,層次清晰,語言通順;有重要的理論和實際意義,重點突出,分析得當;綜述較全面,并較深入,反映了當前研究狀況;屬前沿進展資料,有較大學術參考價值;內容具有進展性,且有作者自己的工作,值得介紹;問題有新意,且存有爭議,本文提供了一定思路。
b.對被退稿件的評價:涉及面太窄,感興趣的讀者不多;實驗依據不足,多為推測性內容;內容分散,重點不突出,讀后無系統概念;羅列文獻,未作分析討論;題目很大,但具體內容不多;國內已有不少報道,無明顯特色;觀點有錯,原則有誤,說服無力;內容膚淺,深度不夠,未能反映重大進展;語言表達及結構均差,修改難度很大;資料來源可信度差,分量不夠;文獻未經充分消化,思路不清,前后矛盾;選題缺乏新意,內容陳舊,文字冗長;材料零散,內容單薄,說理不透;對所綜述的領域不熟,寫作不得要領。筆者在編輯綜述稿件時發現,達到錄用要求的稿件,都無一例外地要退修和編輯加工后才能刊出。當然,編輯部對稿件退修是很慎重的,一般情況下,退修的稿件即屬準備刊發的稿件。
七、綜述文稿的常見問題及審編
編輯工作中發現,綜述論文文稿存在的問題比較多,審編時須慎重處理。
1)根據已有的綜述直譯轉抄
這樣做,難免有抄襲之嫌,因為"綜述論文"不同于"譯文"。在寫作綜述論文時,可以借鑒他人已發表的綜述啟發思路,但切不可照抄照搬。也就是說,必須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寫出有別于他文的特色,有自己的側重點。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進行文獻更新,補足與自己側重點有關的和該課題最新發表的文獻,然后按照自己的側重點重新命題,將全文重新整理,綜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見解。如本刊收到一篇綜述文稿,列文獻30余篇,而正文不足4000字。在初審中發現,其題名直譯自其中一篇文獻,進一步發現其內容亦基本來自該篇文獻,但鑒于選題是當前研究的熱點,故決定讓作者重新查閱文獻,補足近年的研究進展,改寫后再投稿,再審編。
2)洋洋大篇,只是資料的堆積
有的來稿超過1萬字,但內容既無重點又不深入,層次不清,概念模糊,甚至有誤。究其原因,主要是作者對所綜述的專題不熟悉,體驗不深,不能很好地把握主題,而只是資料的堆積。對于這樣的稿件退稿時即提醒作者,倒不如選一個自己比較熟悉的題目,哪怕是寫一個較小的題目,只要在該專題范圍內寫得系統、深入,這樣的文章也是一篇好綜述。
3)文獻開列過多,引文不當
一般要求綜述論文著錄的文獻應是作者親自閱讀過的原文,但也并不是所有讀過的文獻都統統列出,應選擇最主要和最新近的文獻.
4)把綜述寫成講座
講座和綜述的共同點是文章的綜合性、新穎性和進展性。一般認為,綜述是專業人員寫給同專業和相關專業人員看的,要求系統、深入;講座是專業人員寫給相關專業人員和非相關專業的"大同行"看的,一般在深度上不作太高要求。從來稿中看到,把綜述寫成講座最顯著的特征是,文章中夾帶大量的基礎知識性的內容,甚至把教科書上的圖表也搬了過來,文章冗長而深度不足。對此類文稿應大力刪減專業人員所熟知的內容,在深度上下功夫,進一步挖掘提煉原始文獻中的科研信息,從理論和機制的高度上進行分析歸納,從而使其達到綜述論文的要求。隨著我國科技工作與國際接軌,科研論文亦逐步投向國際期刊。相應地,以綜合報道國內外科學技術新進展,促進國內科技發展為宗旨的綜述性科技論文必將在國內有所加強,因此,科技期刊將會加大綜述文章的比重。
文獻綜述的寫法與格式
文獻綜述是對某一方面的專題搜集大量情報資料后經綜合分析而寫成的一種學術論文,它是科學文獻的一種。文獻綜述是反映當前某一領域中某分支學科或重要專題的最新進展、學術見解和建議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關問題的新動態、新趨勢、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術等等。
要求同學們學寫綜述,至少有以下好處:
過搜集文獻資料過程,可進一步熟悉科學文獻的查找方法和資料的積累方法;在查找的過程中同時也擴大了知識面;
②查找文獻資料、寫文獻綜述是科研選題及進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學習文獻綜述的撰寫也是為今后科研活動打基礎的過程;
③通過綜述的寫作過程,能提高歸納、分析、綜合能力,有利于獨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可難可易。對于畢業設計的課題綜述,則要結合課題的性質進行書寫。
文獻綜述與“讀書報告”、“文獻復習”、“研究進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們都是從某一方面的專題研究論文或報告中歸納出來的。但是,文獻綜述既不象“讀書報告”、“文獻復習”那樣,單純把一級文獻客觀地歸納報告,也不象“研究進展”那樣只講科學進程,其特點是“綜”,“綜”是要求對文獻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歸納整理,使材料更精練明確、更有邏輯層次;“述”就是要求對綜合整理后的文獻進行比較專門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統的論述。總之,文獻綜述是作者對某一方面問題的歷史背景、前人工作、爭論焦點、研究現狀和發展前景等內容進行評論的科學性論文。
寫文獻綜述一般經過以下幾個階段:即選題,搜集閱讀文獻資料、擬定提綱(包括歸納、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選題和搜集閱讀文獻
撰寫文獻綜述通常出于某種需要,如為某學術會議的專題、從事某項科研、為某方面積累文獻資料等等,所以,文獻綜述的選題,作者一般是明確的,不象科研課題選題那么困難。文獻綜述選題范圍廣,題目可大可小,大到一個領域、一個學科,小到一種算法、一個方法、一個理論,可根據自己的需要而定。
選定題目后,則要圍繞題目進行搜集與文題有關的文獻。關于搜集文獻的有關方法,可以如看專著、年鑒法、瀏覽法、滾雪球法、檢索法等等,在此不述。搜集文獻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檢索法。搜集好與文題有關的參考文獻后,就要對這些參考文獻進行閱讀、歸納、整理,如何從這些文獻中選出具有代表性、科學性和可靠性大的單篇研究文獻十分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所閱讀和選擇的文獻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文獻綜述的水平。因此在閱讀文獻時,要寫好“讀書筆記”、“讀書心得”和做好“文獻摘錄卡片”。有自己的語言寫下閱讀時得到的啟示、體會和想法,將文獻的精髓摘錄下來,不僅為撰寫綜述時提供有用的資料,而且對于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閱讀水平都有好處,特別是將文獻整理成文獻摘錄卡片,對撰寫綜述極為有利。
二、格式與寫法
文獻綜述的格式與一般研究性論文的格式有所不同。這是因為研究性的論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結果,特別是陽性結果,而文獻綜述要求向讀者介紹與主題有關的詳細資料、動態、進展、展望以及對以上方面的評述。因此文獻綜述的格式相對多樣,但總的來說,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題、總結和參考文獻。撰寫文獻綜述時可按這四部分擬寫提綱,再根據提綱進行撰寫。
1.前言部分,主要是說明寫作的目的,介紹有關的概念及定義以及綜述的范圍,扼要說明有關主題的現狀或爭論焦點,使讀者對全文要敘述的問題有一個初步的輪廓。
2.主題部分,是綜述的主體,其寫法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砂茨甏樞蚓C述,也可按不同的問題進行綜述,還可按不同的觀點進行比較綜述,不管用那一種格式綜述,都要將所搜集到的文獻資料歸納、整理及分析比較,闡明有關主題的歷史背景、現狀和發展方向,以及對這些問題的評述,主題部分應特別注意代表性強、具有科學性和創造性的文獻引用和評述。
3.總結部分,與研究性論文的小結有些類似,將全文主題進行扼要總結,對所綜述的主題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見解。
4.參考文獻雖然放在文末,但卻是文獻綜述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它不僅表示對被引用文獻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獻的依據,而且為讀者深入探討有關問題提供了文獻查找線索。因此,應認真對待。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條目清楚,查找方便,內容準確無誤。
三、注意事項
由于文獻綜述的特點,致使它的寫作既不同于“讀書筆記”“讀書報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論文。因此,在撰寫文獻綜述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⒈搜集文獻應盡量全。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獻資料是寫好綜述的前提,否則,隨便搜集一點資料就動手撰寫是不可能寫出好多綜述的,甚至寫出的文章根本不成為綜述。
⒉注意引用文獻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在搜集到的文獻中可能出現觀點雷同,有的文獻在可靠性及科學性方面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引用文獻時應注意選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學性較好的文獻。
⒊引用文獻要忠實文獻內容。由于文獻綜述有作者自己的評論分析,因此在撰寫時應分清作者的觀點和文獻的內容,不能篡改文獻的內容。
⒋參考文獻不能省略。有的科研論文可以將參考文獻省略,但文獻綜述絕對不能省略,而且應是文中引用過的,能反映主題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閱讀過的文獻資料。
總之,一篇好的文獻綜述,應有較完整的文獻資料,
大學本科學位論文格式規范
導語:論文的格式規范就是對畢業論文寫作的一些標準化的設置以及要求,所以,同學們在撰寫論文前必須了解的論文格式規范。下面是我分享的大學本科學位論文格式的規范,歡迎閱讀!
一、學位論文標題名
標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標題名既要準確地描述內容,又要盡可能簡短,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標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字符、代號和公式等。外文標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
二、學位論文序或前言(必要時)
序或前言并非必要。序或前言一般是作者對學位論文基本特征的簡介,如說明選題的緣起、背景、主旨、目的、意義,以及資助、支持、協作經過等;也可以評述和對相關問題研究闡發。這些內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和致謝中陳述。
三、學位論文摘要和關鍵詞
摘要是學位論文極為重要、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是論文的窗口,頻繁用于國內外資料交流、情報檢索、二次文獻編輯等。其性質和要求一般為:
1.摘要是論文要點的摘錄,是論文要點不加注釋和評論的一篇完整的陳述性短文,具有自含性和獨立性,能獨立于論文使用和被引用。
2.摘要應含有學位論文全文的主要信息,碩士學位論文摘要應突出新見解或創新性,博士學位論文摘要應突出創造性成果。
3.摘要的內容應包含以下基本要素:
(1)目的——研究、研制、調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務以及所涉及的主題范圍。
(2)方法——所用原理、理論、條件、對象、手段、程序等。
(3)結果——研究的、調查的、實驗的、觀察的結果、數據,被確定的關系,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4)結論——結果的分析、研究、比較、評價、應用;提出的問題,今后的課題,建議,預測等。
(5)其他——不屬于研究、研制、調查的主要目的,但就其結論和情報價值而言也很重要的'信息。
4.摘要的詳略視論文的內容、性質而定,碩士學位論文摘要一般為1500漢字左右,博士學位論文摘要一般為5000漢字左右。
5.摘要中一般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計算機程序,不用非通用的符號、術語和非法定的計量單位。
6.關鍵詞應有3至5個,另起一行置于摘要下方。涉及的內容、領域從大到小排列,便于文獻編目與查詢。
7.應有與中文摘要和關鍵詞相對應的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英語摘要應用詞準確,使用本學科通用的詞匯;摘要中主語(作用)常常省略,因而一般使用被動語態;應使用正確的時態,并要注意主、謂語的一致,必要的冠詞不能省略。
四、學位論文正文
正文前的引言或緒論應對相關領域前人的研究工作進行文獻綜述,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與范圍,研究設想,實驗設計的預期結果和意義等。
文獻綜述是對現有研究成果、理論基礎的分析和綜合,并要指出相關的知識缺陷和知識空白。文獻綜述必須有一定的篇幅(碩士學位論文要求不少于1000字,博士學位論文要求不少于3000字)。
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實驗和觀測方法、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數據資料、經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各章節標題應大致對稱,內容之間有嚴密的邏輯論證關系,各部分篇幅長短不宜懸殊太大,章節標題也不宜太長。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有很大的差異,對正文內容不作統一的規定。但是,必須資料詳實,方法得當,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五、學位論文結論
經過對研究對象(或實驗記錄和實驗結果等)的綜合分析研究,歸納出若干有機聯系的結論,并對本研究成果的意義、推廣應用的現實性或可能性和進一步的發展等加以探討和論述。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
六、學位論文致謝
對在完成課題研究和論文寫作過程中給予指導和幫助的導師、校內外專家、實驗技術人員、同學、課題資助者等表示感謝。內容應簡潔明了、實事求是。
七、學位論文參考文獻
按文中出現順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先列出中文文獻,再列出外文文獻。列于參考文獻表的文獻類型包括圖書、期刊、會議論文集、專利和學位論文等。其著錄格式分別如下:
1.圖書: [順序編號]作者(3人以內全部寫上,3人以上只寫3人再加“等”或“et al”).書名.版本(第×版).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2.期刊:[順序編號]作者(3人以內全部寫上,3人以上只寫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稱.期刊名稱,年號,卷號(期號):起頁~止頁
3.會議論文集:[順序編號]作者(3人以內全部寫上,3人以上只寫3人再加“等”或“et al”).文章名稱.in(見):整本文集的編者姓名ed.(多編者用eds.).文集名.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頁~止頁
4.專利:[順序編號]專利申請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文獻種類,專利號,出版年.起頁~止頁
5.學位論文:[順序編號]作者.題名:[博士或碩士學位論文]。保存地點:保存單位(如江西財經大學圖書館),年份.
八、學位論文附錄(必要時)
附錄是正文主體的補充說明。下列內容可以作為附錄編排于學位論文中:
(1)為整篇材料的完整所必需,但插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性和邏輯性的材料;
(2)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件不便編入正文的材料或珍貴罕見的材料;
(3)對一般讀者并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同行有參考價值的材料。
知識擴展:標準論文格式模板
(一)題目
論文(設計)題目應簡短、明確,把畢業論文的內容、專業特點概括出來。題目主標題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可以設副標題。主標題用宋體三號字加粗;副標題用宋體小三號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關鍵詞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論文摘要字數要適當,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為宜,“中文摘要”字樣為黑體四號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內容。關鍵詞是反映論文(設計)主題概念的詞或詞組,一般每篇可選3~5個,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摘要內容和關鍵詞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均為宋體小四號字,行距為1.5倍,但“關鍵詞”三個字字樣要加黑,其后要加冒號,左對齊。另起一頁打印英文摘要和關鍵詞,英文摘要的內容應與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個英文單詞左右為宜??找恍泻蟠蛴∮⑽臉祟},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號加黑“ABSTRACT”字樣,另起一行小四號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應該準確、通順。“Key Words”加黑并加冒號,左對齊,多個關鍵詞之間用分號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三)正文
畢業論文正文中各級標題順序為:一、(一)、1、(1)、①。畢業設計可采用下列標題順序:1、1.1、1.1.1、①。一級標題即“一”用四號黑體打印,每一部分結束后另起一頁開始下一部分。正文內小標題力求簡短、明確,題末不用標點符號。。二級標題(一)用黑體小四號字。三級標題1后用點“.”,宋體小四號字加黑。四級標題(1),字體字號同正文,為宋體小四號字,行距為1.5倍。文中如有插圖和照片,應比例適當,清楚美觀;插圖應標明圖序和圖題,序號和圖題之間空一格;圖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圖題一般居中位于圖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應結構簡潔,表格應有表序和表題。序號和表題居中位于表格上方,兩者之間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果表格引用別處,要注明表格的出處和相關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頁,一字不占行。
(四)注釋
畢業論文注釋統一采用頁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釋處用上標①、②、③……表示,注釋內容包括作者、出處、出版年份、頁碼等信息。注釋也可是解釋性語句。所有注釋采用小五號宋體。
(五)參考文獻
按正文參考文獻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在方括號中連續編號。文獻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時,只列舉前三位作者,中間以逗號隔開,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頁采用四號黑體打印“參考文獻”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號宋體打印參考文獻的內容。“參考文獻”字樣和內容均采取左對齊格式。每篇論文的參考文獻不得少于15條,要注重文獻的時效性和權威性。
(六)頁眉
論文的頁眉內容為論文題目,宋體小五號字,居中。
(七)附錄
(必要時可加,不必要時,無需附錄)對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以編入畢業論文(設計)的附錄中。按照文中出現的順序依次列出附錄的內容。
(八)頁碼
論文頁碼一律采用頁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錄和摘要部分單獨編排頁碼,頁碼采用羅馬文字“Ⅰ、Ⅱ、Ⅲ”等標示,正文獨立編排頁碼,用阿拉伯數字“1、2、3、4、5……”等標記。
(九)電子文檔要求
畢業論文的電子文檔,學生應存成以學號和姓名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個學生學號035272001叫王波的學生,其文件名為035272001王波.doc。
;
會議綜述的寫作內容除了象會議紀要一樣,對基本信息做簡明扼要的介紹和交代外,更應該突出主體部分的寫作。會議綜述主體部分的內容主要有三個方面:其一,對會議經過討論與研究,已經達成了一致、形成了共識的東西,作為會議已經取得的成果,要在顯著的位置進行全面、深入的介紹;其二,對于會議中圍繞著會議主題所展開的討論,可以通過觀點概括或發言摘錄的方式進行準確完整的介紹。這一部分的內容往往同樣是會議綜述的讀者非常感興趣的內容。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它體現了當今社會對這一問題的研究中所出現的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學術觀點。其三,對相關專題的學術研究前景的展望。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會議綜述格式規范和會議綜述格式規范圖片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