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日本商務談判禮儀
不管我們學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識點,知識點也可以理解為考試時會涉及到的知識,也就是大綱的分支。掌握知識點是我們提高成績的關鍵!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日本商務談判禮儀知識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表達信息
日本人列出問題的方式類似于中國舊敘事詩的三段式:情景介紹――詳細描寫――道出主旨,只有經過很長時間說明,才說出自己的目的。其次是提出問題的次數,日本人會不斷地重復問問題,甚至許多人會問同一個問題,通常讓我們發怒,”難道他們不相信我的話。”其實這與日本人集體決定有關,我們要有耐心并準備足夠信息,但也要適時地控制他們的提問。
(1)“我昨天已和某某先生談了這個問題,不過我于重復……”或者“這是我以前講過的同一個問題,但我再重述一下”;
(2)寫下被問的問題,以便與日本人分享;
(3)一般地,重復的問題,第二次回答時花10分鐘,第三次只花1分鐘,當第四次被問時,合適的反應是沉默或轉移話題。
(2)獲得信息
幸運的是你的日本對手重復問你的問題時,會暴露給你更多的信息,當你從會談紀要上看到,如果日本人6次詢問送貨日程,只有兩次詢問服務合同,那他們看重的是送貨時間。從日本人處獲得的信息,需要經過認真推敲,如果你問日本人有關你的報價時,他們會說:“噢,它看起來很好。”很可能他們內心認為這很糟,讓我們解釋一下這三條不可測的行為:集體決定,任何人無權代表集體講話;想保持和諧關系;我們不能明白那些微妙的非言請的否定線索,如面部表情、眼神等。(通過觀察他們的詢問了解他們側重點)
要真正了解需要建立非正式的交流渠道,而這種非正式的交流渠道須由較低級行政人員去完成,這也是談判團里要有低級行政人員的原因之一。這里有一個例子說明非正式交流的重要。一家美國大公司尋求和一家日本小公司合作,談判在主管人員之間沒有取得結果,雖然日方主管在許多方面表現出興趣,但似乎仍猶豫不決,美方決定采取“等一看”的戰略。但6個月后什么也沒發生,過后,美方公司的低層行政人員受到日方低層行政人員的邀請,一杯茶后,日方解釋了推遲的原因,“我有一些事要告訴你,但我的老板卻不便對你的老板講”,他講出了價格和公司更名的問題,其實,如早提出,問題早就解決,但是日方認為在談判桌上向一個高地位的買者提出反對是不合適的。(反之,向日本人供貨要有禮節)
日本商務談判禮儀篇2(1)日本人喜歡奇數(9除外),忌諱4、9、13、14、19、24、42等數字,忌諱三人合影。
(2)日本人不流行家宴,商業宴會普遍在大賓館舉行雞尾酒會。
(3)日本人有當天事當天畢的習慣,時間觀念強,生活節奏快。
(4)日本人沒有相互敬酒的習慣。與日本人一起喝酒,不宜勸導他們開杯暢飲。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
(5)日本人很忌諱打聽他人的工資收入。
(6)送花給日本人時,切忌送白花。菊花是日本皇室專用的花卉,民間一般不能贈送。日本人喜歡櫻花。
(7)日本人愛好淡雅,討厭綠色。忌用荷花、狐貍等圖案。
(8)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9)在日本,發信時郵票不能倒貼,倒貼表示絕交。
日本禮儀文化和禁忌
禁忌
社交禁忌
日本人接待客人不是在辦公室,而是在會議室、接待室,他們不會輕易領人進入辦公機要部門。日本人沒有互相敬煙的習慣。拜訪日本人的家庭,要事先約好。進入日本人的住宅時必須脫鞋。在日本訪問時,窺視主人家的廚房是不禮貌的行為。日本沒有請同事到家與全家人交往的習慣。日本人從來不把工作帶到家里,妻子也以不參與丈夫的事業為美德。日本人抽煙多喜歡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
穿衣禁忌
日本人穿衣都是右向掩衣襟,而人死下葬時,要左向掩衣襟。因為在與現實陽世完全相反的陰間,死者的裝束也要與人間相反。因此日本人是不會買左向掩衣襟的服裝,哪怕是國際名牌。結婚時,如果日本新娘身著傳統和服,忌著羽織(外褂),因為江戶時代禁止女性著羽織,此后只允許深川的藝妓穿著,因此現在的新娘在婚禮上是絕不穿羽織的。犯禁忌引發不吉利或降低身份。
語言禁忌
日本人有不少語言忌諱,如"苦"和"死",就連諧音的一些詞語也在忌諱之列,如數詞4的發音與死相同,42的發音是死的動詞形,所以醫院和飯店一般沒有4和42的病床和房間。用戶的電話也忌諱用42,監獄一般也沒有4號囚室。13也是忌諱的數字,許多賓館沒有13樓層和13號房間,羽田機場也沒有13號停機坪。
在婚禮等喜慶場合,忌說去、歸、返、離、破、薄、冷、淺、滅及重復、再次、破損、斷絕等不吉和兇兆的語言。商店開業和新店落成時,忌說煙火、倒閉、崩潰、傾斜、流失、衰敗及與火相聯系的語言。交談中忌談人的生理缺陷,不說如大個、矮子、胖墩、禿頂、麻子、瞎聾、啞巴等字眼,而稱殘疾人為身體障礙者,稱盲人為眼睛不自由者,稱聾子為耳朵不自由者等。
送禮禁忌
日本人在送禮時,多采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有狐貍、獾圖案的東西甚為反感,因為狡猾狐貍是貪婪的象征。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飲食禁忌
就餐時禁忌口含或舌添筷子,忌諱含著食物講話或口里嚼著東西站起來,否則會被認為缺乏教養。日本人飲食中的禁忌,在日本的不同地區或家庭還有許多。譬如有的人家正月忌食雜煮;有的村或部落忌食雞肉或雞蛋等。但是,吃飯或喝湯時發出聲響,日本人不僅不忌諱反而歡迎。因這種行為往往被認為是用膳者對飯菜的贊美或吃得香甜的表現。
宴會禁忌
日本不流行宴會,商界人士沒有攜帶夫人出席宴會的習慣。商界的宴會是在大賓館舉行的雞尾酒會。在宴會上就餐時,忌諱與離得較遠的人大聲講話。講話時禁忌動手比劃和講令人悲傷或批評他人的話。
在有關紅白喜事的宴會上,禁忌談論政治、宗教等問題。在較大型的宴會上因故要中途退場時,禁忌聲張,否則會使主人不歡,他人掃興。
商業禁忌
談判時,日本人用拇指和食指圈成O字形,你若點頭同意,日本人就會認為你將給他一筆現金。在日本,用手抓自己的頭皮是憤怒和不滿的表示。
顏色和花卉禁忌
日本人大多數信奉神道和佛教,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諱荷花,認為荷花是喪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及淡黃色、白色的花,日本人不愿接受有菊花或菊花圖案的東西或禮物,因為它是皇室家族的標志。日本人喜歡的圖案是松、竹、梅、鴨子、烏龜等。
禮儀
一、見面的禮儀
日本是個注重禮儀的國家,在日常生活中,都互相問候,比如“你好、再見、請多關照”。在日本人之間,傳統的打招呼方式是脫帽鞠躬,一般相互之間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禮,初次見面,向對方鞠躬90度,鞠躬彎腰的程度如何,取決于你們的親密程度。鞠躬越低,越表示你尊重他。對于外國人不要求一定這樣做,可輕輕點點頭就可以了。見面時,一般都是由別人來介紹你,自己介紹自己是被認為不禮貌的,即使是在大型的聚會。
二、贈送禮物的禮儀
在日本贈送禮物是很平常的,只要到朋友家做客,或者出席朋友的宴請,總是隨手帶點禮物,禮物不需要昂貴,可帶一些小飾物、鑰匙扣、質量好的巧克力和小蛋糕等等,表示一下敬意和好意,這已經成為日本人的習慣。不過贈送的禮物要講究包裝,有時候比禮物還重要,一件禮品不管價值如何,往往要里三層外三層的用包裝紙包得嚴嚴實實。禮品包裝紙的顏色也有講究,黑白色代表喪事,綠色為不祥,也不宜用紅色包裝紙,最好用花色紙包裝禮品,禮品包裝之后再系上一條好看的緞帶或紙繩。土特產品、手工藝品、有實用價值的禮品都是讓人喜歡的禮物。
互贈禮物在日本文化里占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經常攜帶一些小禮品在身上,以備在收到禮物時可回贈給對方。另外當你外出回來,最好帶些當地的紀念品(約價值2—5美元左右)給朋友或同事。要注意的是,贈送禮物時,不要贈送“梳子”,也不要隨便將梳子借給他人用,因為日文中的“梳子”的發音與“苦死”同音。不要贈送白色的花、百合花、茶花和荷花,因為這些花跟葬禮有關。最好也不要送盆栽植物,雖然有些盆景會接受。送禮時要送單數(除了9外),而且“4”也是忌諱的。在收到禮物時不要馬上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以免引起尷尬。
三、脫鞋的習俗
在日本,進入室內時,都要求脫鞋,換上拖鞋,以便保持室內干凈。到日本人家里做客,客人更要主動脫鞋,自覺地換上主人準備好的拖鞋,進大門、上廁所、進廚房和去陽臺都要分換專用的.拖鞋,但進入到塌塌米房間時,就只能穿著襪子進去,所以記得穿干凈、沒有異味的襪子。
四、飲食禮儀
在日本,開始用餐之前要說“我要開始用餐了”,在吃完后要說“謝謝您的款待”。在用餐時,經常使用到筷子,不過使用時要注意的是,在任何場合,都不要將筷子垂直插在米飯中,這樣做被視為不尊重,只有在葬禮時才這么做的。用餐完畢,要把筷子橫放在盤子上或放回到筷子盒。還不能用你的筷子夾菜給別人,或用筷子指向其他的東西或人、移動盤子或者碗、在空中停留太久,或者隨意擺弄它。如果筷子已經使用了,那么就要用筷子的另一端從共用的盤子取食物到自己的盤子中。第一次與人見面時,要用雙手捧著酒喝,吃東西時,要把胳膊抬高過桌子。
生活中跟朋友或同事去吃飯,別人沒吃的時候,不要自己獨自先吃東西,這樣被視為失禮。另外每個人都要輪流給別人倒水,不要只給自己倒水,這是不禮貌的。如果喝好了,就把自己的杯子斟滿,表示你不需要水了。另外,外出吃飯的帳單大家應該平分的。在餐館和酒店吃飯不需要給小費。
日本餐桌禮儀:
一、大塊食物
用筷子分開食物,吃上一口,然后把剩下的放回您的盤子里,根據您自己的節奏享用美食。
二、祝酒
一頓正統的日式飯食通常備有日本米酒,日本人喜歡在用餐時喝米酒,他們通常會在互相祝酒后才開始用餐,即使客人不想喝,款客者都希望客人會假裝喝一小口。
三、日本茶
日本人深愛茗茶,在同一餐的不同時間會端上不同種類的茶。一般來說,用餐之前會端上綠茶,用餐期間及用餐之后會端上煎茶。
四、米飯
吃米飯時一只手拿碗,另一只手拿筷子,把碗舉到嘴邊吃。與壽司不同,白米飯一般是不會同醬油一起食用的。
五、壽司
小盤子中倒入醬汁。注意用多少就倒多少,在資源并不豐富的日本,浪費被視為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
一般來說,不用在醬汁中加入綠芥末,因為除了一些不需要配芥末食用的壽司以外,大部分壽司中都有添加綠芥末。如果您喜歡自己加芥末,禮貌的做法是加少量,這種做法也是對制作壽司的人的尊重。如果您不太喜歡芥末,可以事先說明,叫一些不含芥末的壽司。
吃壽司,最好一口一個。分為幾次吃的話常常會破壞食物的精美外形。另外,您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用手或者筷子吃壽司。
如果是手握壽司,把一片倒立浸入醬油,魚肉部分向前。有幾種新的握壽司不應該被浸入醬油,例如腌過的。如果是軍艦壽司,正確的食用方法是倒小量的醬汁在壽司的上面,而不是把壽司浸入醬汁。
六、生魚片
將醬汁倒進準備好的小碟子中。可以在生魚片上放一些芥末,但不宜太多,因為這會破壞魚片的原味,還有可能會冒犯到作壽司的師傅。吃的時候,把生魚片夾起蘸醬汁。另外有一些生魚片需要和姜末一起品嘗,而不是芥末。
七、大醬湯
端起碗來喝湯,用筷子將里面的湯料夾起來吃。
八、面條
用筷子將面條送入口中,并且可以有節奏的吸食。在日本吃面條出聲音是正常的,不會被認為不禮貌,所以您可以大膽的嘖嘖的吃面條,周圍的日本人都是這個樣子的。喝面湯時,可以用店家的湯勺,也可以直接端起碗來喝。日本拉面,湯的味道非常好,筆者個人總是先嘗一口湯再吃面的。
九、日式咖喱飯
像日式咖喱飯那樣的大米食物,由于是白米飯上蓋菜(例如大碗蓋飯),飯菜摻著吃,所以用筷子夾起可能會比較不順手,所以您可以選用勺子吃。
;
1、說話禮儀:說話時一定要注視對方的眼睛,傾聽的時候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用心聆聽,以表達尊重。說話語速要始終,用詞要得體。
2、行為禮儀:握手禮儀,男士間握手要微微使力,以表達高興或者感激,要是需要更深一步的表達可以雙手握對方的手。與女士握手,要得到對方的允許才可以。
3、介紹禮儀:要先介紹年輕人給年長的人,先下屬再上司,先女士再男士。
4、餐桌禮儀:吃飯時使用公筷,不要隨意的大聲說話以免口水噴出,咀嚼不要發出聲音,餐具要輕拿輕放,剔牙要用手遮擋。
擴展資料:
接待客人注意事項:
1、客人要找的負責人不在時,要明確告訴對方負責人到何處去了,以及何時回本單位。請客人留下電話、地址,明確是由客人再次來單位,還是我方負責人到對方單位去。
2、客人到來時,我方負責人由于種種原因不能馬上接見,要向客人說明等待理由與等待時間,若客人愿意等待,應該向客人提供飲料、雜志,如果可能,應該時常為客人換飲料。
3、接待人員帶領客人到達目的地,應該有正確的引導方法和引導姿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商務禮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前臺接待
名片之所以在商務見面交往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它使用起來簡便、靈活、文明,能適應現代社會人際交往十分頻繁的需要。下面是我給大家搜集整理的商務見面中名片的遞送與接收禮儀文章內容。
初次見面,先遞名片還是先握手?
應先問候對方并做簡要自我介紹,如:“您好,我是XX公司海外市場負責人xxx。”握手時應遵循握手禮儀。有必要時再交換名片。
商務禮儀:遞收名片細節注意及禁忌
遞送名片
應雙手遞送名片以示尊重。單手遞名片是失禮的,雖然有些外國人經常單手遞名片。若對方是較為傳統的人士或日本友人,更應注意用雙手遞送名片,避免對方會覺得你很無禮。
名片應正面向上,名字面向對方。
面帶微笑,應注視對方的眼睛。不可眼神飄忽游移,不可上下打量對方。
職位較低的人應主動遞送名片。如部屬和上司交換名片,部屬應先遞出名片。
對方人數若多于一人,應以職務高低為序。或按實際情況(如眾人坐在餐桌),以順時針或由近至遠為序。
若雙方同時交換名片,應以右手遞出,左手接過。
接收名片
名片代表著對方。你對待名片的方式,直接體現了你對對方的重視程度和自身的禮貌修養。
若是坐著,應該站起來接受名片。若是在不便站起的場合,應欠身以示尊重。
用雙手接過名片,微笑點頭致謝。(若是對方單手遞出,或態度隨便,我們亦應該雙手接過名片。)
接過名片后不看或粗略掃一眼就馬上收起是很失禮的。最好是念下對方的名字和公司職務,以示尊重和感興趣,也有利于記住對方。若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知該如何正確發音,可以請教對方。
將名片收置于合適的地方,如名片夾,公文包等。上衣口袋亦可。實在無地方可放,用手拿著,也絕對不要放在褲子口袋里。
商務會議時,可將名片放在桌上或自己的名片夾上,臨近結束時再收起。名片上的字應朝向自己。若和多位客戶會談,可將名片按照座位順序擺放,避免稱呼錯對方。
禁忌
不要給每個人都發放自己的名片。隨意在一群陌生人中間發名片,會被人誤會你在推銷而把你的名片等同于垃圾郵件。
任何時候都不要用左手遞送名片。
不要遞出臟污的名片。
不要將自己的名片放在錢包里。容易引起誤會和反感。
收到對方名片,暫時放在桌子上時,應避免在名片上置放任何東西。若在餐桌上,應及時收起名片。
離開時不要忘記將對方的名片收起帶走。將對方的名片留下是極其無禮的舉動,對方可能因此而考慮是否合作。
若向對方遞送自己名片后,對方無回應,自己不應強求,亦不可追問對方是否忘記帶名片。若是對方地位職務遠高于你,更要避免向對方索要名片。
不要在對方名片上寫畫。如對方給你補充了些資訊,你應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而非為了便利在對方名片上做標注。
商務見面中名片的遞送與接收禮儀
名片樣式
通常使用的名片分為私用名片、商務名片和單位名片三種類型。單位名片的主角是單位,其內容大體是兩項:一是本單位的全稱及其徽號,二是與本單位聯絡的方法,包括地址、郵編、電話號碼、傳真號碼等。私用名片、商務名片的主角則是個人。除單位名片外,通常一枚標準的名片應包括三方面的內容:一是本人所屬的單位、徽號以及自己所在的具體部門;二是本人的姓名、學位、職務或職稱;三是與本人聯絡的方法,包括單位所在的地址、辦公電話號碼、住宅電話號碼和郵政編碼等。此外,還可酌情列出本單位的傳真號碼、電報掛號以及本人的尋呼機號碼。不管是私人名片和商務名片,一般都不提供本人家庭住址和手機號碼。如確有必要,可在交換名片時當場提供。這樣做,往往被視為是向交往對象表明自己的重視與信賴。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地方有些人,名片成了“明騙”的一種幌子,因此對其名片所列內容,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可掉以輕心。
名片的規格一般是長8暢5~ 10厘米,寬5暢5~ 6厘米。名片的印制以橫排為佳。名片的質地應是柔軟耐磨的白板紙、布紋紙;名片的色彩切忌鮮艷、花哨,講究淡雅端莊,以白色、黃色、乳白、淺藍為宜。我國的習慣是把職務用較小號字體印在名片左上角,姓名印在中間;外國人的習慣姓名印在中間,職務用較小號字體印在姓名下面。如果同時印中外文時,通常一面印中文,另一面印外文,外文要按國際習慣排列。不論是印制個人名片還是商用名片,上面列的職務都不要太多,列一兩個主要職務即可,以免給人以華而不實之感。虛銜開列過多,反倒顯得自己水平不高。假如必要,可為自己設計幾種單位不同、職銜不同的名片,在公務交往中,該用哪一種,就用哪一種。在西方,一位商界人士口袋里有好幾種名片,是不足為奇的。
名片遞接禮儀
正常情況下,名片是一個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也是使用者要求社會認同、獲得社會尊重的一種方式,對于商務人員來說,它還是所在組織形象的一個縮影。所以名片交換應重視其禮儀效應。恰到好處地使用名片,會顯得彬彬有禮,令人肅然起敬。
交換名片是建立人際關系的第一步,一般宜在與人初識時自我介紹之后或經他人介紹之后進行。遞送名片的先后沒有太嚴格的講究,一般是地位低的人先向地位高的人遞名片,男性先向女性遞名片,出于公務和商務活動的需要,女性也可主動向男性遞名片。當對方不止一人時,應先將名片遞給職務較高或年齡較大的人;如分不清職務高低和年齡大小時,則可依照座次遞名片;應給對方在場的人每人一張,以免厚此薄彼。如果自己這一方人較多,則讓地位較高者先向對方遞送名片。因名片代表一個人的身份,在未弄明對方的來歷之前,不要輕易遞送名片,否則,不僅有失莊重,而且有可能被冒用。
遞送名片時,應面帶微笑,正視對方,將名片的正面朝著對方,恭敬地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別捏住名片上端的兩角送到對方胸前;如果是坐著,應起身或欠身遞送,遞送時可以說一些“我叫×××,這是我的名片,請笑納”或“請多關照”之類的客氣話。如果同外賓交換名片,可先留意對方是用單手還是雙手遞名片,隨后再跟著摹仿。因為歐美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慣于用一只手與人交換名片;日本人則喜歡用右手送自己的名片,左手接對方的名片。
接受他人名片時,應起身或欠身,面帶微笑,恭敬地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接住名片的下方兩角,并輕聲說“謝謝”,“能得到您的名片十分榮幸”。如對方是地位較高或有一定知名度的,則可道一句“久仰大名”之類的贊美之辭。接過名片后,應十分珍惜,并當著對方的面,用30秒鐘以上的時間,仔細把對方的名片“讀”一遍,并注意語音輕重,有抑揚頓挫,重音應放在對方的職務、學銜、職稱上;不懂之處應當即請教:“尊號怎么念?”隨后當著對方的面鄭重其事地將他的名片放人自己攜帶的名片盒或名片夾之中,千萬不要隨意亂放,以防污損。如果接過他人名片后一眼不看,或漫不經心地隨手向衣袋或手袋里一塞,是對人失敬的表現。倘若一次同許多人交換名片,又都是初交,那么最好依照座次來交換,并記好對方的姓名,以防搞錯。在公共場合如欲索取他人名片,可以婉轉地說:“以后怎樣向您請教?”“以后怎樣同您保持聯系?”如自己無意送人名片時,可婉轉地說:“對不起,名片未帶。”為了查找和使用起來方便,宜分類收藏他人的名片。
對個人名片則可按姓氏筆畫分類,也可依據不同的交際關系分類。要留心他人職務、職業、住址、電話等情況的變動,并及時記下有關的變化,以便通過名片把握每位客戶、每個朋友的真實情況。
商務見面中名片的公關意義
在現代社會,名片不僅有進行自我介紹和保持聯絡的作用,而且還有其他多種用途。
①它可以替代便函,用來對友人表示祝賀、感謝、介紹、辭行、慰問、饋贈以至吊唁等多種禮節。為了表示不同的禮節,可以在名片左下角用小寫字母寫上國際通用的法文縮寫。如:恭賀新年快樂。也可以寫上祝賀或問候短語,寄給對方。假如祝賀名片上只有幾行冷冰冰的鉛字,會讓人覺得您是敷衍了事的。寄祝賀名片給朋友,如對方已非單身,收件人應為夫婦兩人,只給一方會顯得很不禮貌。
②可以替代禮單。向友人寄送或托送禮物或鮮花時,可在禮品或花束中附上名片并寫上祝賀短語,自己收到友人的禮品,可立即復一張名片,左角下用鉛筆寫上p暢r,以表示感謝。
③可作“介紹信”。如一位大使想把使館新來的參贊介紹給當地外交團的朋友,可在自己名片的左下角用鉛筆寫上p暢p,然后把新參贊的名片附在后面一并送去。
④可代替請柬。在非正式邀請中,可用名片代替請柬(如朋友小聚),并寫明時間、地點和內容。
⑤用于通報和留言。拜訪友人時,若被訪人系尊長,可在名片的姓名下方寫上“求見”、“拜謁”字樣,轉行頂格起寫上對方姓名稱謂。若被訪者不在家,可留下一張名片,上面寫一句“很遺憾,未能一見”,“很遺憾,來訪未晤”等,也是種很友善的表示。
⑥用于業務宣傳。在進行業務往來時,名片是公司的招牌,具有類似廣告的作用,可使對方了解自己所從事的業務。
⑦用于通知變更。一旦調任、遷居或更換電話號碼后,送給至親好友一張注明上述變動的名片,等于及時而又禮貌地打了招呼。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女性商務會議禮品包和商務宴會女士著裝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