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工作簡報就是以具體的事例、簡捷的文字、靈活的形式,及時、迅速地向上級反應情況、匯報工作,對下級或平級指導工作,通報狀況的一種匯報性、指導性和交流性的文書。了解工作簡報的格式對每個編寫工作簡報的文秘人員非常重要。中華賀詞網為您整理了基本格式,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工作簡報的寫作方式較為靈活,總的要求是簡明扼要,內容集中,語言簡潔、準確、重點明確、客觀真實,編發快速及時。寫好工作簡報對于及時了解工作進展狀況、交流學習經驗、推動工作的更好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那我們要如何寫工作簡報呢?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來討論這個問題:
工作簡報的正文要先列上標題,寫在橫線下方正中央的位子。標題一般要反映出該文的范圍、時限、內容,既可以只概括出一個主題作標題,也可以只對范圍加以限定,或只點明主要內容。但標題一定要力求醒目,能確切點出要旨所在。有時工作簡報也可以采取主副標題。
工作簡報的前言寫法多種多樣,沒有固定的格式。或側重于對寫作該簡報的目標、時間、方法、對象、經過的說明;或側重于對主要狀況的介紹;或對某一問題的提出與揭示等。總之,要依據正文部分的內容來決定。文字上要高度概括,簡明扼要。
常見的寫法有:
(1)單刀直入、開門見山地把工作內容直截歸納出來。
(2)依據簡報的主題需要,側重于介紹反映對象的基本狀況,為正文作鋪墊。
(3)將該文的根據、目的、時間、地點、對象、結果以及收集材料的方式方法等,作必要的說明。這種寫法由于提前交待背景、真實感較強,具有較強的說服力和表現力。
(4)先用簡明的文字肯定一下事物的某一方面,然后再反映主要問題。它的特點是對照鮮明.重點突出,可以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工作簡報的正文,要眉目清楚,言之有序,材料翔實,首尾貫通,形成一個有機整體。材料和見解要有機地統一起來,可以用一個典型事例足夠地說明一個觀點,也可以用一組材料強有力地證實一個觀點,還可以用精確的統計數字來解釋事物的狀況,反應事物的發展過程,說明工作的主要動向,從而增強說服力。
采取一個事例充分說明一個觀點時,必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例;采取一組材料時,不要簡單羅列,而要從不同的側面,把見解闡述得清楚、深刻;在應用統計數字材料時,要嚴肅慎重,不能孤立地運用,而要把數字和歷史發展變化聯系起來,注意數字和數字之間合乎邏輯的發展。其結構安排也要根據簡報反映的具體內容而定。除了較短小的簡報之外,均應根據主義的內在邏輯,或分列小標題,或分成若干部分來寫。寫作時要避免前后脫節,同時又要考慮事物發展和認識問題的階段性,把各層的意思劃分清楚,避免混然一片,雜亂無章。
[簡報的分類]
根據使用情況,簡報一般有以下幾種:
一、工作簡報
是為了推動日常工作而寫的簡報,也是簡報中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它的任務是及時反應工作進展狀況,交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或指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為上級領導和下級工作人員及時了解、掌握工作情況服務。編寫工作簡報,要注意迅速及時,并圍繞工作中心,突出重點,抓好典型。
二、專題簡報
這是針對某項工作、任務、活動而寫的專項簡報,它與工作簡報的差別是前者面向全局,有較強的廣泛性;而后者則目標單一,有較強的針對性。專題簡報的編寫是伴隨著某項工作、任務、活動的開展而進行的,工作、任務、活動宣告結束,簡報的編寫也就停止,因而,它比工作簡報更看重時效性。
三、會議簡報
這是在會議期間為了反應會議情況而寫的簡報。它可以是一次性的,也可以是連續性的。其內容主要包括:主要的報告、講話、會議決議、討論發言、會議動態及其重要狀況。會議簡報是專為會議服務的,會議結束了,簡報也就停辦。因此,它是階段性的簡報。
[簡報寫作要點]
1、選材要準
簡報不能有事就報,它要注意從黨的中心工作和單位階段工作的須要出發,在眾多的事件中選取那些最有指引意義或必須引起重視的經驗、狀況和問題,予以全面的、實事求是的報道。那種撿起芝麻丟掉西瓜,或者只看表象忽視實質,誤把芝麻當西瓜的做法,是必需避免的。
2、速度要快
簡報也是一種“報”,它有新聞性。這就要求簡報的編寫應該求快,對于工作中、會議中出現的新動向、新經驗、新問題,編寫者要及時地予以捕捉,并用最快的速度予以報導。否則,失去了新聞性、時效性,簡報就會降低指導意義,乃至完全失去應有的作用。
3、文字要簡
簡報的一個“簡”字,代表了簡報的基本特性。為了體現這一特征,作者在編寫簡報時要首先注意選材精當,不求面面俱到;其次,要求文字簡潔,對事物作概括的反映。一篇簡報最好是千把字,至多不超過兩千字。篇幅過長,文字過繁的做法,使不適于簡報的編寫的。
會議簡報標題怎么寫?會議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怎么寫會議簡報吧!
教你如何寫簡報【1】
簡、快、新是基本要求
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一種公文體裁,主要用于匯報工作、反映問題、交流經驗、溝通情況,以推動工作開展。
簡報又稱“動態”、“簡訊”、“要情”、“摘報”、“工作通訊”、“情況反映”、“情況交流”、“內部參考”等。
它主要分:會議簡報,專門報道、交流有關重要會議內容和情況;工作簡報,反映本部門、本系統各方面工作;情況簡報,反映人們關注的問題,供領導和決策部門參考。
顧名思義,簡報的特點是:簡,文字上要簡明扼要;快,編發要迅速及時;新,立意、內容要新。
報、送、發大有不同
報頭、標題、正文和報尾,是構成簡報的主要部分。
有些簡報還會由編者配發按語。
簡報一般都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名稱、期號、編發單位和發行日期。
1、名稱,印在簡報第一頁上方正中處,為醒目起見,字號宜大,盡可能用套紅印刷。
2、期號,位置在簡報名稱正下方,一般按年度依次排列期號,有的還可以標出累計的總期號。
屬于“增刊”的期號,要單獨編排,不能與“正刊”期號混編。
3、編發單位,應標明全稱,位置在期號的左下方。
4、發行日期,以領導簽發日期為準,應標明具體的年、月、日,位置在期號的右下方。
報頭與標題和正文之間,一般用一條粗線欄開。
有些簡報根據需要還應標明密級,如“內部參閱”、“秘密”、“機密”、“絕密”等,位置在簡報名稱左上方。
報尾部分應印在簡報末頁的下端,包括簡報的報、送、發單位。
報,指簡報呈報的上級單位;
送,指簡報送往的同級單位或不相隸屬的單位;
發,指簡報發放的下級單位。
簡而言之,對上用“報”,對下用“發”,同級或不相隸屬的用“送”。
如果簡報的報送發單位是固定的,而又要臨時增加發放單位,一般還應注明“本期增發XXX(單位)”。
報尾還應包括本期簡報的印刷份數,以便管理、查對。
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信息量
簡報主要面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看的人主要是領導和管理人員,主要為領導機關和領導者服務。
因此,簡報寫作要求抓準問題、有的放矢,材料準確、內容真實,簡明扼要、一目了然,內容實在,切忌空洞。
簡報要求開門見山、高度概括,不要套話、空話,盡量不要用修飾語和修辭手法,以避免出現歧義,語言要求簡潔易懂,力求以最少的文字表達最大的信息量。
主體部分可以相對固定的形式展開,比如“一是、二是、三是……”等格式,讓人一目了然。
標題一般以概括信息內容為主。
當然,說了那么多,要做到熟練寫簡報、準確發簡報,還需多練、多操作。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寫簡報發簡報也是這么一回事兒。
簡報的選稿要求【2】
選稿是機關文字工作中常涉及到的問題,但簡報選稿最有代表性。
選好稿子,必須圍繞該簡報所在機關的職能來確定主要選稿原則“有的放矢”選稿。
簡報編輯要從大量來稿中挑出好的稿子,需要注意四個問題:
1、思想要敏感。
簡報編輯的思想敏感應該表現在三點上:一是對中央的方針政策,對上級機關的工作部署和本單位領導的要作安排,頭腦要敏感。
既要能夠迅速理解其精神實質,又要能夠清醒而敏捷地意識到簡報在貫徹落實這些部署中應起的作用。
二是對周圍的事物,對各方面工作的變化和發展,對各式各樣的信息,反應要敏感。
既能夠條理清楚地把這些情況輸入自己的腦海,又能夠迅速地反應出簡報工作應采取的對策。
三是對來稿中反映的動向、火花、事物萌芽反應要敏感,既能意識、鑒別,又能牢牢抓住不放,不讓好的線索在自己手中白白放過。
2、看問題要有預見性。
工作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在不斷發展的。
簡報,要起到對工作的指導作用,就必須對工作的進程有預見性。
也就是說,簡報的編輯看問題、審稿子,不能只想到今天,只看到眼前,還是看到明天,還要想到工作的下步發展,這樣才能真正抓住符合事物發展方向的先進經驗,抓住障礙事物發展的不良傾向,抓住事物發展過程中即將遇到的實際問題,選擇出有指導意義的.簡報來。
3、判斷要準確。
簡報編輯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稿子的判斷能力上。
具體講,做好稿子的選擇工作,應從三個方面搞好判斷:一是搞好稿件的真偽和準確程度的判斷。
二是搞好稿件實際價值的判斷。
三是搞好稿件刊發“利與弊”的判斷。
有些來稿,事情是真實的,觀點也是對的,但怎樣刊發,什么時候刊發,有的應該掌握一定的火侯。
4、要靈活掌握稿件的寫作質量。
有些來稿雖然在寫作質量上差一些,但反映的問題都很重要,材料也是翔實的,就應該考慮編發。
必要時,簡報的編輯還可以親自動手重寫,決不要僅僅因為文字遜色了一點,就把一些很有價值的文稿拋棄。
公文由份號、密級和保密期限、緊急程度、發文機關標志、發文字號、簽發人、標題、主送機關、正文、附件說明、發文機關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機關、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頁碼等組成。
1、份號。公文印制份數的順序號。涉密公文應當標注份號。
2、密級和保密期限。公文的秘密等級和保密的期限。涉密公文應當根據涉密程度分別標注“絕密”“機密”“秘密”和保密期限。
3、緊急程度。公文送達和辦理的時限要求。根據緊急程度,緊急公文應當分別標注“特急”“加急”,電報應當分別標注“特提”“特急”“加急”“平急”。
4、發文機關標志。由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加“文件”二字組成,也可以使用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聯合行文時,發文機關標志可以并用聯合發文機關名稱,也可以單獨用主辦機關名稱。
5、發文字號。由發文機關代字、年份、發文順序號組成。聯合行文時,使用主辦機關的發文字號。
6、簽發人。上行文應當標注簽發人姓名。
7、標題。由發文機關名稱、事由和文種組成。
8、主送機關。公文的主要受理機關,應當使用機關全稱、規范化簡稱或者同類型機關統稱。
9、正文。公文的主體,用來表述公文的內容。
10、附件說明。公文附件的順序號和名稱。
11、發文機關署名。署發文機關全稱或者規范化簡稱。
12、成文日期。署會議通過或者發文機關負責人簽發的日期。聯合行文時,署最后簽發機關負責人簽發的日期。
13、印章。公文中有發文機關署名的,應當加蓋發文機關印章,并與署名機關相符。有特定發文機關標志的普發性公文和電報可以不加蓋印章。
14、附注。公文印發傳達范圍等需要說明的事項。
15、附件。公文正文的說明、補充或者參考資料。
16、抄送機關。除主送機關外需要執行或者知曉公文內容的其他機關,應當使用機關全稱、規范化簡稱或者同類型機關統稱。
17、印發機關和印發日期。公文的送印機關和送印日期。
18、頁碼。公文頁數順序號。
簡報有固定的報頭,包括簡報的名稱、期號、編發單位、發行日期、保密等級和編號。
1、簡報名稱。印在簡報第一頁上方的正中處,為了醒目起見,字號易大,盡可能用套紅印刷。
2、期號。位置在簡報名稱的正下方,按年度依次排列期號,有的還可以標出累計的總期號。屬于“增刊”的期號,要單獨編排,不能與“正刊”期號混編。
3、編發單位,應標明全稱,位置在期號的左下方。
4、發行日期,以領導簽發日期為準,應標明具體的年、月、日,位置在期號的右下方。
5、密級和保存要求,密級要求印在報頭的左上角頂格。分別標明“機密”、“絕密”等等字樣。
6、編號,編號位于報頭右上方,保密性簡報才用編號,簡報不用編號。
6、編號,編號位于報頭右上方,保密性簡報才用編號,簡報不用編號。
擴展資料
公文語言要莊重、準確、簡明,為此要注意以下四點:
1、使用規范的書面語言。公文寫作不使用口語、方言或俗語,使行文莊重;常適當地使用一些文言詞語、成語,文白相濟,更顯簡潔凝煉、嚴肅鄭重。
2、廣泛使用公文專用語,如開端用語、稱謂用語、祈請用語、經辦用語、征詢用語、表態用語、承啟用語、結尾用語,都有沿習下來的一些文言詞語。使用這些專用語,增強了公文文體莊重色彩。
3、經常使用介詞結構,使表述更為確切。如表目的、原因的,表依據、方式的,表對象、范圍的,表時間、處所的一些介詞常在公文中使用而文章則較少采用。
4、常用對偶、排比、對照、反復等修辭手法,形成整散結合、駢散相間的語體風格,以突出主要精神,強調重要事項,增強行文氣勢,加強表達效果。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公務文書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簡報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會議簡報公文格式和會議簡報公文格式字體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