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我國自古以來都是“禮儀之邦”,凡事彬彬有禮之人,走遍天下都能受人尊重,得人善待。客戶接待禮儀流程是怎樣?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一些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調整好心態沒有什么好準備的,外國人也是人,有些人的素質還相當差,就是跟咱中國農民起家的批發戶一樣,見多了就,沒感覺了,就平時怎么跟人說話就怎么跟他們說就行。
外商不是來做慈善外交的,而是來跟你合伙賺錢的,賺錢永遠是第一。外商心里具體在琢磨什么,你猜不到也沒必要去猜,只牢記一點,大家合作賺錢,這樣心態就平和了,不卑不亢。
拋開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放松自己,做個真實的而不是裝模作樣的人,往往更能贏得外商的尊重,把事情辦好----外商和我們一樣,愿意跟一個看上去比較穩重地道,而不是一個跑前跑后、慌張亢奮的家伙做生意。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行程安排同客戶商討參觀訪問行程表,同工廠(公司接待部門)溝通,一切敲定之后,發送郵件貨傳真讓客戶確認,同時讓工廠做好接待準備。
既然是來賺錢,而不是來旅游觀光,商務性的、務實的、緊湊的行程安排總是最受歡迎的。大擺宴席以及陪他們旅游反而不一定能促成交易。
因此,事先跟外商詳細商量好他的行程,但外商訪廠/公司階段的安排則最好由你自己做出,看哪些產品和車間,揚長避短,把你想展示給外商的東西充分安排進去。可以征求外商的意見,也可以把自己設想成外商,“如果我到一個陌生國度的陌生供貨廠去考察,希望看到什么?”
實際到訪的時候,嚴格按照行程計劃來做(甚至故意嚴格去做也無妨),常能給外商以好印象。---道理很簡單,采購商并不討厭古板的供貨商,最怕說了不算、無明確計劃的廠家。
如果可以,實現跟客人商量好行程安排,至少應該知道客人來中國的時間和班次和聯系方式。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公司信息的把握這個前面已經說過,你首先應該對公司產品,生產流程,技術參數了解了才有可能帶領客人參觀。
事前最好準備一些關于公司的英文介紹,整個生產流程的英文,省的到時候翻譯出現困難。另外,對于一些客人可能問到的問題要提前準備好。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客人信息的打探1、了解客戶,包括客戶的詳細聯系資料,公司背景,公司實力,經營狀況,經營范圍,客戶此次來訪的目的,主要對什么感興趣。還包括外商公司的股份結構,經營現狀,技術水平,近三年的資產負債數字。
2.詳細了解外商的談判代表的具體情況,包括年齡,學歷,愛好,身體健康狀況,他在外商公司中的位置,他在經商履歷中的業績,他對投資項目的興奮點。
3調查客戶性質:客戶來之前你就需要對客戶進行一些評估,是哪國人?是零售還是批發?網站是什么內容?針對于哪些產品?區域市場在哪等等。
4了解客人的宗教問題,以方便接待。多了解客人國家習俗,習慣和喜好,注意細節,對自己所在城市文化以及景點也盡可能多了解,對本國文化當然應該多了解,客人問及時至少也應知道一點,不要
這些都能贏得客人對你的尊敬。不僅在工作上,在其它方面都是這樣。
了解客人公司及其本人的信息,更能達到知彼!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準備接待材料和工作1參觀和談判可能用到的物品:
數碼相機、預先準備好的CD盤刻錄的產品目錄和企業介紹(包括你們常用的付款方式,生產周期等),產品冊子,易于攜帶的小樣品;
色板,計算器,尺,筆記本,訂書機,圖冊還有針對性的報價單。記得要在客人來之前回顧一下以前的來往郵件,作好基本的準備。
一個專門的記錄本子,計算器,價格表,記錄本子最好選用有活頁的夾子。過一段時間可以整理一下,但是,已經記錄的不能隨便扔掉,整理好備查。
2、公司大廳的歡迎客戶來訪之類的接待牌,讓客人感覺其受到重視。提前告訴前臺接待有XX公司客來訪,若接待能記住來訪的客人名字就更好了。
3、會議室的安排,談判資料的預備,包括企業演示文稿的準備,以及相關需要展示客戶的文件資料以證明公司實力。企業演示文稿內容要美觀詳盡,至少包括:
企業的競爭優勢,市場分析,往年的業績
清晰的組織結構圖,
客戶服務流程,企業服務標準,投訴渠道,處理流程
研發隊伍的實力,歷史榮譽,開發的項目介紹,實驗室的參觀,負責人的資力介紹,榮譽證書,各種認證
4事先準備好接機牌,公司大廳接待牌,打掃公司接待談判室,樣品卡的準備,客人感興趣的其他產品的準備。
5咖啡茶及一些小食品糖果的準備。
6客人小禮物及樣品的準備。
7.提前確定與外商談判的三個方案,最佳方案,折中方案和妥協方案;準備好為達到上述三個方案的策略和手段。
注意:有時候需要打印接待通知,下發給相關部門或工廠!
8對附近娛樂設施及購物休閑設施要了解。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接機和酒店安排1、確認時間,確認酒店,拿接待牌并提示客人,在機場迎接;車上和客戶所聊話題可以是輕松愉快的,比如訊問客戶旅途狀況,簡潔城市特色或者文化特點等
2如果沒有實現商量好,可以在車上問客人的行程打算,然后再具體定,一般是先把客人送到你預定的的酒店,有時候是客人自己預定。和客戶敲定酒店星級,房間(一人一間,還是share room,樓層,吸煙區和非吸煙區等等細節,酒店挑選上要注意,很多酒店號稱5星,結果連3星的水平都沒有,然后就近安排(距離工廠近的地方或者距離機場近的酒店),安排妥當以后,告知客戶具體飯店地址電話.一般是先接送至酒店后,將訪問時行程和工廠資料等文件交給客戶,敲定第二天參觀訪問事項,也有客戶直接先去工廠參觀,務必提前讓工廠準備
3、如果是客人先休息,那離開前先確定去酒店接客戶來公司的時間;有時候客人直接去參觀
注意:與外商協商確定談判的日程安排,對各個時間段的銜接要精確和細致,如在哪個酒樓吃飯,吃什么菜等等。一般的外商對午餐很隨便,一份盒飯也可以!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安排參觀和談判1第二天準時至酒店接客戶(不同國家的客戶對時間的觀念會有不同,我方一般提早10分鐘在酒店大堂等候
2接到工廠或者辦公室之后,根據行程表進行參觀訪問和會談,安排專人記錄會議內容,
如果第一次接觸,應安排多媒體會議室,雙方可以用投影幻燈對各自的企業進行介紹
3談判
談判技能主要是練出來的,不是學習或者理論可以造就的。你需要多與人交流,包括多去一些市場進行買賣訓練,甚至討價還價的訓練。談判的基礎上互信互利,要保證自己的盈利基礎上想辦法為客戶盈利是很重要的。談判的順序,參觀公司工廠的順序,陪同人員的級別,產品介紹的專業性和正確性,務必給客人留下專業的好印象,切忌不能一問三不知,當然這些都來源于平時工作經驗的積累和學習
4,一定要隨身帶著筆記本隨時記錄客戶的要求,詢問的款式,以便在郵件回訪時有針對性。讓所有客人了解自己公司的操作方式,能使客人更傾向于合作,對于敏感問題保持沉默,矜持的習慣應該避免。更不要對客人撒謊,自己是工廠,自己制造產品??腿说囊恍┰u估方式關鍵是在于如何和你合作,你如何和他互動操作等,你的產品質量競爭優勢和你交貨期穩定性等。
5聊天,這很重要,幾句話就打消他的矜持。講的內容可以是匯率,建設,基金,家庭,房價,收入等成人問題。通過這些對對方性格充分了解,然后在談生意時在有分歧的地方進行具體交流。
6打印談判報價單或合同給客人
7客人走時要送到門口,當然最好是送到電梯口,等客人上了電梯,道了再見,電梯門關上后再回到辦公室。實際操作中直接去一起吃飯了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餐飲安排1訪問洽談結束,仍有時間,可以征詢外商意見,并主動提出宴請。宴請時,人越少越好。如果你英語很好,則無妨;英語不大好的,盡量避免什么特色菜---這類菜往往很詭異,而且頗費時間,等待的冷場尷尬局面,會讓宴會成為一種折磨,無論對你或對外商。
2總之,以“大家一起做生意”的平常心態,而不是“接待貴賓”的夸張方式,去接待你的第一個到訪外商,事情會更好辦。
3.客人來到公司的時候,我們帶他到會議室或者展廳里面就座的時候,不妨詢問下:Can I bring you something to drink?(您想喝點什么?)或者簡單點:coffee or tea?(咖啡還是茶?)如果是水的話,瓶裝的礦泉水是最好的。(老外們崇尚健康比我們厲害的多)
4.會議室里與其放水果,不如放點小糖果(薄荷糖或者咖啡糖,小巧包裝的巧克力也不錯)。我所接觸到的外國人,基本上沒有不喜歡甜食的。在中國的飲食不習慣也導致他們比較容易有饑餓感。個時候。小糖果就起了大作用了。
5.如果他們來到的時間是下午3.4點,那么沒有什么比做工精致的小蛋糕更好了舉個例。
6.餐廳的選擇:不一定豪華,但是一定要看起來干凈。因為外出工作,身體非常重要。要是因為拉肚子干不了活,他們的中國之行就虧大了。
7.菜式的選擇:之前一定要問:Do you have anything that you don't eat?(有沒有什么你是不吃的?)這個問題其實是很關鍵的。老外的體質跟中國人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對很多東西都會過敏。
8.吃飯的餐具:大城市大餐廳一般都有刀叉,但是如果你是個小地方,不妨請外國客戶吃飯的時候提前幫他們準備套刀叉帶著。因為讓他們使用筷子他們會有點難堪。尤其是第一次使用筷子,如果弄臟了衣服對于商務出行人士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
9.上菜:上菜前要提醒下服務員,雞一定一定一定要去頭去腳再端上來。魚也盡量不要點魚頭之類的菜。(也別點什么吃活魚活蝦)對于他們來說,看見腦袋在盤子里面是非??植赖氖虑?。狗啊貓啊蛇啊一般不要點。也不要和他們說我們吃這些。要不他們家里在家里寶貝孩子一樣的狗,看到咱們吃狗肉,心里別扭。琉璃寶寶就干過這樣的笨蛋事情:對方是個美籍韓國女人。吃飯的時候討論到吃狗貓的問題,我以為她是韓國人(他們吃狗肉是傳統)應該不忌諱這個,誰知道她聽了臉色都變了,跑去一邊眼淚汪汪的干嘔起來。
10.夾菜:由于公筷的使用也不是很普遍。上菜的時候大家先別動筷子,讓服務員先用公共的筷子把菜撥到外國客人的盤子里。(當然事先要詢問:do you want to try this?)然后大家再一起吃。
11.甜點:如果有甜食,放到最后上就最合適了。沒有的話,水果盤也可以湊合。
12.飲料:差點忘記說了。對于大部分人來說,中國的啤酒度數比他們那邊的高的多,要是飯后還有工作的話,不妨叫青島啤酒,度數低點,口感也比較適合他們。要是你看他不喝酒,身體又比較胖的話,減肥可樂/健怡可樂(diet cola/light cola)就最好了。!
13、餐飲方面最好了解客戶的一些信仰問題,談話應該是輕松自然的,也可以談工作,也可以談其它,可以根據客人的興趣順其自然,不必刻意拘束
客戶接待禮儀流程:送走客人及掃尾工作1訪問結束后,準備一份小禮品送給客戶,一般挑有中國特色的,比如茶葉,工藝品等(最牛比是一次去東北,工廠送客戶人參,看起來價值不菲).如果你是中間商,最好自己準備禮品,隨機應變,以免客戶贈送禮品而工廠未準備禮品而造成尷尬
可能的話不妨多拍照,包括人員合影,外商與你們公司/廠銘牌的合影等,這些資料以后常有用處。
2.訪問以后,根據客戶的意見,適當安排娛樂購物等活動,很多不發達國家的客戶往往要求去購物,特別是電子產品,服裝等,且對價格比較敏感.另外有客戶想去酒吧等場所,因此在接待之前務必做好功課,了解附近的餐館,酒吧,購物,娛樂場所等.有些客戶比較隨意,可以安排一些中國特色的活動,比如喝茶,看戲,參觀景點等等
3.送客戶,一般送到機場.有些客戶不喜歡麻煩人,自己搞定,這樣送至酒店即可.在飛機起飛前,應給客戶打電話道別
4.收尾:這個工作務必做好.客戶走后,及時發郵件給客戶,一是問候,二是將本次訪問雙方達成的共識,或者會議記錄,備忘錄發給客戶,敦促這個項目的執行.
客人走后寫一封感謝函感謝其來訪。另將要準備的樣品或待回復事宜列出并告之回復或跟辦的日期。這樣還有另外一個好處,若你有會談中漏記的客人還可及時指出。
青島紡織博物館于2009年4月份開始籌建,建國60周年之際開館納客。目前已累計接待團體、散客參觀者近兩萬人,參觀者包括法國、韓國、臺灣、日本等國家地區游客及省內外及本市游客。
青島紡織博物館地處青島絲織廠和青島印染廠的原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青島天幕城內,由青島市市北區人民政府聯合青島紡織總公司共同打造。
設,9月底建成開館。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紡織工人的杰出代表郝建秀同志為博物館寫了館名。綜合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2012年10月被中國科協評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5月被山東省科協授予“全省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5月被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授予“全市未成年人社會課堂”;2010年被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授予“青少年教育基地”2012年10月,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授予“全國科普教育基地”等。每周二至周日免費對65歲以上老人、殘疾人、現役軍人、青島紡織人和未成年人免費開放,“全國科普日”、“市北科技周”、“國際博物館日”、“中國旅游日”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廣泛營造了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的科普氛圍,有效促進了公民科普素質的提升。
觀眾普遍反映良好。國家、省、市各級領導先后來館視察指導工作,對紡織博物館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贊揚講解員的講解代表了青島市的水平。
現青島紡織博物館已開通新浪官方微博,可與社會各界友人互動,歡迎關注。
紡織博物館共分為四層:一層為紡織復原車間展廳,展示了紡織業基本的工藝流程;二、三層為歷史展廳,全面介紹了新中國成立之前青島紡織業的形成與發展和新中國成立后青島紡織業的輝煌與貢獻;四層為紡織科普互動展廳,通過互動使游客了解高科技紡織知識和現代高科技紡織的發展趨勢。
二層內設多功能廳,可舉辦會議、服裝表演、服裝發布、各種大賽。曾成功舉辦少兒寶貝大賽、迪信通杯手機寶貝大賽、新絲路少兒模特大賽(預)決賽。
青島紡織博物館是青島這座城市發展的縮影,是青島這座城市崛起的見證,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是文化旅游、工業旅游的新亮點。
地理與歷史
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游勝地。
青島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獲得“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青島是全國兩個“中國品牌之都”之一。
青島是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青島榮獲2005年“公眾最向往的中國城市”第一名。
青島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占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于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諝鉂駶?,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
歷史沿革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三次登臨現位于青島膠南市的瑯琊臺。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瑯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于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于交門宮”,并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占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權限。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經濟與發展
青島經過20余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5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695.5億元,增長 16.9%,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4億元,增長 0.4%;第二產業增加值1399.75億元,增長20%;第三產業增加值1121.11億元,增長16%。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6.5:51.9:41.6。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0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4億元,增長 35.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03.06億元,增長23.4%。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鄉消費品市場態勢活躍。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 800億大關,達 865.91億元,增長15.8%。2005年,青島地區(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0.22億美元,增長22.4%,其中,出口額 194.22億美元,增長 23.1%,進口額136億美元,增長21.4%。
2005年共批準利用外資項目2530項,增長4.4%,合同外資 95.45億美元,增長42.1%。外商直接投資 36.56億美元,增長 13.1%。
青島與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 142個項目。
青島農業資源豐富,盛產糧油、林果、畜牧、水產品,平度大澤山葡萄飲譽海內外。青島海區港灣眾多,灘涂廣闊,土質肥沃,餌料豐富,有多種水生物棲息繁衍,如鯛魚、黃魚、鱸魚、鮑魚、牡蠣、寨魚及對蝦、干貝、海參、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萬噸)
糧食 315.02
其中:小麥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類 81.94
其中:豬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集團)、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后迅速崛起的企業,2005年實現全球營業額達1039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
青島,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擁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百強品牌——海爾,另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4種,中國馳名商標15個,有5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青島市擁有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保險業。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 3.5萬多人。全市共有銀行類中資金融機構20家,營業性機構及儲蓄網點1180個;銀行類外資金融機構 9家,其中經營性機構 6家,代表處3家;資產管理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和財務公司各1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49.24億元,比年初增加 428.15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232.8億元,比年初增加319.06億元。全市共有法人證券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 39家,證券服務部 3家;期貨經紀公司 2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5家。境內上市公司10家(發行股票 11只),境外上市公司 2家; 12家上市公司已累計融資 124億元,股票基金交易額 563.6億元;
全市共有內資保險分公司 18家,保險支公司(營業部)64家,營銷服務部 82家;保險經紀公司 21家,保險代理公司 45家,保險公估公司 12家,外資保險分公司2家、代表處3家。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9.57億元,比上年增長 4.2%。
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就設在這里;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資”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顯得獨具特色。近兩年來,共實施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119項,引進各類外國專家237人次,組織出國(境)培訓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島高校軟控有限公司和青島天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被授予國家級引智示范基地,我市還有省級引智示范基地3個,市級工業引智示范基地6個;共有5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友誼獎”,6位專家獲得山東省“齊魯友誼獎”,90位專家獲得青島“琴島獎”。連續舉辦了4屆的中國青島·國際化人才創業項目洽談會通過招才引智促進招商引資,加快構筑國際化人才創業“人才(融才)-項目(融智)-資金(融資)”高效融合的創業機制,累計達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簽訂合同116個,其中,招商項目14個、外方投資總額9085萬美元。
國家級重點發展區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西海岸,背依環渤海經濟圈,是構建“大青島”戰略的核心區域和極具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開發區建區以來,遵循國際慣例,科學規劃,高標準建設區域環境,累計投資近300億元人民幣,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位于區內的世界億噸大港前灣新港,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集裝箱深水碼頭,100多條遠洋航線連通世界各地。
開發區著力營造適合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優美環境,目前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4%,人均公共綠地32平方米。先后榮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等稱號,2004年成為ISO14000國家示范區,2005年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范區驗收。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關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累計總投資90多億美元。有3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這里投資興辦了50多個項目。
圍繞建設青島新型工業化中心區,開發區立足自身優勢,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初步形成了家電電子、石化、機械制造、新材料、倉儲物流、高新技術等“六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商務部最新組織的對54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青島開發區綜合經濟實力、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進入全國前4強,在分類指標中,其社會及環境狀況指數列全國第1位,人力資源、供給水平和技術創新環境指數均列全國前3位。
青島開發區作為青島新興的旅游勝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旖旎。美麗無比的海濱景色和嫵媚秀麗的山水景觀,令人流連忘返。薛家島省級旅游度假區擁有迷人的海濱風光和金沙灘、銀沙灘、連三島、竹岔島等名勝景點,這里以影視文化傳媒產業為主題的綜合旅游開發已經正式啟動。
青島保稅區
青島保稅區于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準設立,1993年3月29日通過海關總署等部委驗收正式運營,是沿黃流域唯一的保稅區,具有“境內關外”特性,實行“免證、免稅、保稅”的特殊政策,主要開發培育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國際商展、國際貿易、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等功能。
2000年以來,青島保稅區不斷創新機制,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建成“投資無費區”和“全程免費代理服務區”,在全國15個保稅區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雙認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全國保稅區的末位邁入先進行列,已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3400家企業入區經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4個。
2005年,青島保稅區以國務院批復青島開展“區港聯動”試點為契機,創建實施“區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建設以國際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橡膠、礦權、礦產、棉花、紙漿、建材等綜合市場產業體系,全面發揮經濟輻射及對外開放示范帶動作用;2005年11月11日,“區港聯動”試點--青島保稅物流園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青島保稅區邁出了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的堅實一步。未來的青島保稅區將以區港聯動為主體,以口岸國際物流為核心,以出口加工與國際商展及市場體系建設為推動力,發展形成國際物流中心、國際商展中心、國際市場交易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爭取設立保稅港,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邁進,建成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于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高新區。2000年成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評為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2年通過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認定;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部“實施火炬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先進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的榮譽稱號;創業服務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的認定、軟件園通過了“國家863軟件孵化器”的認定,2004年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優秀創業服務中心;2005年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落戶該區。
青島高新區遵循“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確立了以軟件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為產業重點,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向特色化、規?;?、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吸引聚集了海爾、朗訊、??怂箍怠⑶迦A紫光、山東東軟、愛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黃海制藥、金谷鎂業、帝科液晶、漢纜集團等一批骨干企業。新引進了朗訊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國研發中心、IBM軟件測評中心、地恩地研發中試生產基地、高校軟控研發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個大企業研發中心,加上入駐該區的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學院所,青島高新區已成為青島市科技資源較集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創業環境較好的區域。
青島高新區依托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方面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先后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加強了與法國布雷斯特高科技園、韓國京畿道科技園等國際高科技園區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不斷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成了創業大廈、科技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生命科學院、軟件園等綜合性和專業性孵化器8個,總孵化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
青島出口加工區
青島出口加工區地處青島市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城陽區。城陽區是青島市的航空和陸路交通樞紐、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和外貿出口加工基地,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科技進步示范區和新材料產業基地。
青島出口加工區于2003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同年12月通過海關總署等8部委聯合驗收,核心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細化工等“大、高、外”項目。該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的特殊政策,采用“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貨物通關方便、快捷,非常適合“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外向型加工企業來區內發展。
青島加工區成立以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8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達到“九通一平”,建成標準廠房10萬平方米,引進了美國泰科電子、德國斯蒂爾動力工具等一批大項目。2005年,青島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規模達3億美元,在全國13個同批次加工區中列第2位,在全國57個出口加工區中位居前列,開工投產企業10余家。
著眼于發揮青島出口加工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青島市“三點布局”城市框架中紅島組團的發展,城陽區依托出口加工區核心區規劃設立了配套產業區、輻射帶動區和生活服務區,實行四位一體、配套聯動、重點突破、全面啟動的開發模式,力爭用3—5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出口加工區,逐步建設成為環膠州灣產業帶、山東半島制造業基地核心區域和承載世界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于1999年3月經國家商務部(原外經貿部)、農業部、國務院臺辦批準成立,是全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唯一設在縣級的試驗區。
試驗區總面積3166平方公里,試驗區中心區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加工區處于青島市“1小時經濟圈”以內,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3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70公里,距膠濟鐵路10公里,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達。
試驗區堅持以出口食品加工為方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引進國內外糧油、果品、蔬菜、畜牧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形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聚集地和先進技術成果的吸納、消化中心。區內規劃設立了食品加工區、綜合工業區兩大分區。其中綜合工業區設有電子工程、紡織服裝、機械制造、生物工程等項目區,適宜各類項目入駐。
設區以來,試驗區已投入資金2.6億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啟動區的道路、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有22萬伏變電站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具備了承接各類項目的能力。目前,已有來自韓國、日本、美國、比利時,以及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地的客商,在區內投資項目60余個,合同利用外資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利用內資6.6億元。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技術、機械電子、家具制造等產業初具特色。
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青島市設立6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即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平度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6個開發區設施建設基本配套,優美的投資環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眾多外商前來投資辦廠。
交通與通信
青島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島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億噸大關,達到1.87億噸,列中國第五位。其中,礦石吞吐量64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進口原油吞吐量238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外貿吞吐量1.4億噸,列中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萬標準箱,達到631萬標準箱,列中國第三位,繼續保持世界15強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國第一位。
青島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萬人次,增長15.43%;航空貨郵吞吐量12.3萬噸,增長18.1%。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釜山、大邱、巴黎(經上海)、歐洲7國(經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門等19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法蘭克福航班即將開通。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50個主要城市的航線,每周610個航班。
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迄今為止,青島市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西流、夏雙、濰萊、同三、青銀、206國道、前灣港疏港等9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25公里,占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六十分之一,占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島市高速公路數量、長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占比重等指標均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一,并已初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濱海公路是青島交通體系的主骨架之一,該工程北起青島即墨市豐城栲栳大壩東端,經即墨市、嶗山區、市南區、黃島區、膠南市,止于膠南市泊里鎮柳樹底村附近的204國道處。濱海公路總里程約169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7億元,工期2年,計劃2006年底建成通車。
青島郵電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02億元,增長 32.4%。網絡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84.3萬戶,增長27.7%,使用時長達到275.6億分鐘。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達320.16萬門,增長6.28%;市話用戶達到 227.48萬戶,移動電話發展到 383.64萬戶。
\
旅游與觀光
青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游城市,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海外游客入出中國的主要口岸。
青島三面環海、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加上特殊的歷史積淀,使青島早在20世紀初期就成為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旖旎壯美的海濱風景線,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景,具有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筑,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擁的城市,成為中國最優美的海濱風景帶和海內外著名的度假、休閑、觀光、商務、會展目的地。
歷史文化與歐陸風情保護區
掩映于秀麗風光之中的眾多文化遺產,承載著百年青島的風雨滄桑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多元化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歐式別墅區,充滿海情、海韻和浪漫色彩的多處海灣、沙灘、海水浴場,形成了獨特的歐陸風情區。
青島歷史上遺留下20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筑,形成歐陸風韻的城市風貌。代表性的建筑有原德國總督官邸、提督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關別墅區等。每一座建筑,都寫著一段歷史,演繹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春秋冬夏,成雙成對身著婚紗禮服的新婚夫婦倘佯在八大關和海濱步行道,攝影留念,立下他們的“海誓山盟”,留下他們浪漫溫馨的蜜月回味。
日新月異的東部都市觀光區
東部新城區是青島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島市市級機關大樓,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筑——五月的風,以及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場地,都在這片區域。橫貫東西的旅游觀光的濱海步行道、東海路、香港路和澳門路,串起匯泉廣場、中華文明雕塑一條街、五四廣場、音樂廣場、雕塑園等一系列景點,構筑成一幅美麗的海濱都市旅游景觀。
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
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群,沙細坡緩的海濱浴場,海濱雕塑園、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高爾夫球場、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世紀廣場、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文化體育娛樂休閑設施,以及已經開工建設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現代藝術中心、游艇帆船俱樂部等項目,使石老人國家旅游度假區成為集觀光、度假、節會、體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嶗山國家風景區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于青島東部的黃海之濱,由9個風景游覽區、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國大陸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稱,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嶗山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歷史悠久,古跡薈萃,曾是中國道教重要傳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是“天然雕塑公園”;林木蒼郁,生機盎然,不乏古樹名花;物產資源豐富,礦泉水、海底玉等聞名海內外。
青島近郊旅游資源
青島市郊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豐富多彩。千古名勝瑯琊臺,古臺觀月、龍灣涌浪,始皇三次東臨樂而忘返,越王勾踐在此設臺會盟諸侯、徐福東渡日本從此啟航;田橫島,西漢五百義士壯懷激烈、可歌可泣;還有被譽為石刻瑰寶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石林和春秋戰國的齊長城遺址等。
2005年,青島接待海外旅游人數 68.44萬人次,實現旅游外匯收入 4.15億美元;國內旅游人數 2449.03萬人次,國內旅游收入 222.6億元;旅游業總收入為256.6億元。
生活與環境
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青島新區已經成為青島的政治、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昔日的陋屋舊居已經被環境幽雅的居民小區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代替。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貌保護城市,青島秉承“打造優美環境,構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規劃、生態環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造就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個性突出、山海優美、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并相繼獲得聯合國和國家人居環境范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青島已經成為最適宜人類創業、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鄉居民收支持續增長,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20元,增長 16.5%;人均消費性支出9883元,增長 9.8%,恩格爾系數 37.6%。農民人均純收入 5806元,增長 14.3%,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3737元,增長 11.4%。社會職工平均工資15616元,增長 16.1%。城市人均現住房建筑面積 22.96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9.54平方米。
【溫馨提示】青島會議接待服裝和青島會議接待服裝店的問題,以上的文章解決了您的問題嗎?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會場,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服務,青島會議用車,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