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1、強烈的透視效果
所謂透視就是近大遠小。如果相機離得拍攝對象很近,那么這種透視效果就會更加強烈。近距離拍攝的照片可以造成很強的視覺沖擊力。往往使用超廣角鏡頭會很容易得到有著強烈透視效果的照片。
2、不同的拍攝角度
嘗試不同以往的拍攝角度,自然可以讓觀者看到平時看不到的事物特點。因為平時不常見,所以會讓觀者耳目一新。
3、主體表現非常清晰、銳利
一般來說,攝影的基本要求就是主體清晰,如果主體非常清晰、銳利,總會讓人覺得看起來很爽快。
4、背景虛化
當背景很虛之后,不但可以突出清晰的主體,最關鍵的就是被虛化的背景本身也會有迷人的效果。這可能是為什么大家追求大光圈鏡頭的原因吧。
5、有延伸感的畫面
漸變的場景其實在生活中并不少見。但是只要有這樣的場景,人的眼睛都會被自然地吸引,從近及遠一直看過去,最終目光鎖定在遠處的匯聚點(滅點)上。
6、逆光拍攝
當柔和的逆光打透植物或者毛發的時候,拍攝對象周圍總會散發出柔和的輪廓光。這種“打透”的“亮”和順光的那種“亮”絕對是不一樣的。大家就喜歡這個。不過那種“死白”蓋了主體的逆光,還是越少越好。
7、人物的特寫
不管是拍攝出一雙直勾勾看著你的眼睛,還是拍攝出人臉上的溝壑或者發須,都會讓人覺得照片上的這人背后有故事。別管是不是真有,反正看著有,你就覺得這片子耐琢磨。
8、人在畫面中很小
如果你把人物拍得很小,而這照片還能看,那么說明背景一定是很好的自然景觀或者人文景觀,而且一定是大景。這時候在這地來這么一招,絕對讓人覺得畫面禁琢磨。這時候你腦子里往往轉著的就是人物與環境的關系,以及類似于“這地兒真好”的感嘆。
9、有霧卻能看清楚
有霧的天氣來拍攝,畫面的色彩往往會變得很淡或者單一。這樣一來,畫面會顯得干凈、利落。但是要是朦朦朧朧的什么都看不清,那么你反而也會覺得“臟”。所以該清晰的清晰,再加上這種干凈、利落的“朦朧”,大家看起來才會“悅目”。
10、日出前日落后的彩霞
日出之前或者日落之后,如果你趕上了好天氣,那么天上的色彩真的是千變萬化。這個好天可不是指只有太陽的大晴天,天空中怎么都得有云,當然云多云少各有各的好。如果可以預見有這樣的好天氣,那么你一定要找個好的地方去拍攝。《攝影筆記》中有句話叫“天好看的時候看地面”。
11、慢門
人眼看到的世界,永遠只是一個一個的瞬間連接起來的。所以你回憶起來的存在于腦海中的畫面基本上都是凝固的。然而相機有慢門曝光,可以將現實中動態的元素虛化成一條軌跡。這是人眼看世界很難看到的情景,人們自然會被這樣的畫面吸引注意力。
12、黑白
格調不夠,黑白來湊。當我們把一張照片拍攝成黑白的時候,總會發現真的是格調提升了幾許。首先,因為老的東西能傳下來的大多是經典了,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黑白的經典,長此以往,我們自然會默認黑白和“經典”有關。然后,就是因為黑白可以將所有的色彩簡化為黑、白、灰的色階,讓畫面看起來更加簡潔。個人認為,人文和人像作品都可以試一試。但是風光…真的還是彩色的好。
1.確定工作
如果你是以職業攝影師身份去拍攝會議,你和客戶都應該簽一份協議,確定提交圖片的方式、版權所屬,以及劃清你作為攝影師的責任。
一般來說,會議照片的版權問題和其他工作的不太一樣,因為組織者經常需要公開這些照片,否則照片就沒有價值了。
2.帶上大光圈鏡頭
在會議現場,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除了糟糕的光線。我不想讓那些使用普通數碼相機的人喪氣,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有質量的照片,請使用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600的單反相機,和85mm f/1.8鏡頭。你可以用2支鏡頭拍攝:1支18-()mm f/2.8用來拍攝現場及合影等,其他的用85mm。還有一種更昂貴的組合:感光度可以開到ISO 3200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支70-200mm鏡頭和1支大光圈廣角鏡頭。
帶上閃光燈,不過大多數時候用不到。天花板太高,閃光燈直射效果又太差,而且還容易影響發言者和觀眾。
3.了解日程安排
一旦我預約了一場會議拍攝項目,就會立即把相關網站加入瀏覽器收藏夾。在前一夜,我會檢查日程表上的改動,并以此做準備。他們有多少個小組?多少個關鍵點?持續時間?電池和存儲卡的余量?我會給每一個小組和關鍵點分配至少50張照片。停車情況如何以及我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停車場距現場比較近,在步行5分鐘之內,我就會把一些器材比如三腳架等留在車上。有專人停車服務的停車場就不能這樣。
提前到達會場,拿一份時間表。如果你事先對時間安排了然于心,并且帶了手表,拍攝過程就會很輕松。你不必一直待在會議現場,但是千萬別錯過了關鍵部分,而且一定要在問答環節及時出現。
4.不要打擾別人
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
有些人發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不幸的是這種人非常少。大部分發言者臉上會有奇怪的表情,或者走得太快,結果每張照片都模糊掉了。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會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鐘。
我的辦法不是高速連拍,不過仍然能拍到好照片,秘訣就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并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
5.改變拍攝角度
發言者不會跑,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
坐在講臺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后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等等。
記住,你在拍的是市場材料,所以不要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像一個設計師。你準備怎么把這個人的照片加入明年的網站中或是會議報告中?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可能的話把會議LOGO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
6.必須拍的照片
一天結束后,你希望滿載而歸。但是只是一堆不同角度的發言人的照片是不夠的。
一定要在會議前與客戶交流。如果他們只想要一個VIP發言人的照片,就不要去管其他部分,節約自己的快門吧。
假設客戶想要的更多,你就要做的更多。你的攝影故事要從注冊臺開始:觀眾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觀眾在閱讀會議安排;第一位發言人上臺;傾聽的觀眾——都是很好的照片。
到了問答環節時,要記得拍起來提問的觀眾,以及回答問題的發言人。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用你的85mm鏡頭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拍攝。小組討論環節,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現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有VIP坐在觀眾席上嗎?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
7.快速處理
記住,你要做的是一份市場材料,這種東西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在48小時內完成。這些人可不是舉辦婚禮的新人,他們恨不得立即就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立即!挑出一些照片,在相機中就刪掉那些拍壞的,這樣會提高后面處理的速度。
忘記黑白照片、HDR、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造的不是藝術,而是市場材料。
對照片分類,新婚夫婦可能喜歡在一張DVD中尋找有他們身影的照片,但是公司的市場代表絕對不會。我認為好的方式是選出少于300張(針對一場8小時的會議)照片做一個合集,然后再做一個包含最好的125張照片的,再做一個最最好的75張的。每張照片都提供高、中、低3種分辨率。
拍攝活動及會議類照片的技巧,對于公司舉辦的大型活動或會議來講,活動或會議中拍攝的照片也是關乎到活動后期宣傳的關鍵。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會議照相技巧,歡迎閱讀。
1.確定工作
如果你是以職業攝影師身份去拍攝會議,你和客戶都應該簽一份協議,確定提交圖片的方式、版權所屬,以及劃清你作為攝影師的責任。
一般來說,會議照片的版權問題和其他工作的不太一樣,因為組織者經常需要公開這些照片,否則照片就沒有價值了。
同樣,最好不要在報價中包含打印費。他們幾乎從來不需要打印照片。所以在報價中別忘了加上DVD的價格。
別指望客戶會仔細閱讀你現成的協議。就算協議上寫明了,也要再和客戶商量一下是否允許你在自己的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有時候客戶不會在乎這種事——他們可能還把這當作是一次免費的活動宣傳。但是有時他們則可能要限制照片的使用,所以一定要和客戶確定清楚這一點。
最后,要準備好回答被拍攝者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在哪里可以看到這些照片?你有名片嗎?”實現和客戶做好澄清的話,你就可以回答任何問題。
2.帶上大光圈鏡頭
在會議現場,沒有什么是確定的,除了糟糕的光線。我不想讓那些使用普通數碼相機的人喪氣,但是如果你想獲得有質量的照片,請使用可用感光度達到ISO 1600的單反相機,和85mm f/1.8鏡頭。你可以用2支鏡頭拍攝:1支18-()mm f/2.8用來拍攝現場及合影等,其他的用85mm。還有一種更昂貴的組合:感光度可以開到ISO 3200的全畫幅單反相機,配1支70-200mm鏡頭和1支大光圈廣角鏡頭。
帶上閃光燈,不過大多數時候用不到。天花板太高,閃光燈直射效果又太差,而且還容易影響發言者和觀眾。
我現在不用雙肩包了,換用一種以腰包為主,帶1到2條帶子的攜帶系統,可以裝下電池、存儲卡、名片及1支鏡頭。
拍攝合影時,三腳架非常有用,但也不是必需的,獨腳架也能勝任。你可以把一些器材留在車里,輕裝上陣,因為長時間工作下來,太多的器材會成為累贅。
3.了解日程安排
一旦我預約了一場會議拍攝項目,就會立即把相關網站加入瀏覽器收藏夾。在前一夜,我會檢查日程表上的改動,并以此做準備。他們有多少個小組?多少個關鍵點?持續時間?電池和存儲卡的余量?我會給每一個小組和關鍵點分配至少50張照片。停車情況如何以及我在路上要花多長時間?如果停車場距現場比較近,在步行5分鐘之內,我就會把一些器材比如三腳架等留在車上。有專人停車服務的停車場就不能這樣。
提前到達會場,拿一份時間表。如果你事先對時間安排了然于心,并且帶了手表,拍攝過程就會很輕松。你不必一直待在會議現場,但是千萬別錯過了關鍵部分,而且一定要在問答環節及時出現。
看看會議報告,特別是留意一下發言者的照片,你肯定不想因為不認識他們而錯過拍攝CEO會見VIP的照片吧。同樣,了解會議內容也是有用的。
4.不要打擾別人
這是一個矛盾:會議組織者希望你能拍到很棒的發言者的照片,但是又不希望你擋住觀眾的視線或是不停地連拍。
有些人發言時會移動自己,配合你的拍攝。不幸的是這種人非常少。大部分發言者臉上會有奇怪的表情,或者走得太快,結果每張照片都模糊掉了。更糟的是有些人只會低頭看稿子,抬頭看觀眾和相機的時間不到一秒鐘。
我的辦法不是高速連拍,不過仍然能拍到好照片,秘訣就是靠直覺等待正確的時刻,拍一張照片,并且在拍下一張之前回放檢查。如果你每10-15s拍一次,人們就不會覺得被打擾了。
說到打擾,千萬別站在觀眾或攝像機前。
記住,你不是去捕捉美好記憶的,只是提供服務而已,照片服務。組織者和觀眾花錢是想聽發言人講話的。他們付錢給你,是想得到好照片,但是也希望你最好不要在現場太顯眼。
好消息是,你不用太趕。每一個發言人一般有15-30分鐘時間,所以你有充足的時間拍攝。
5.改變拍攝角度
發言者不會跑,但是你可以選擇很多不同的拍攝角度以得到一張好照片。
坐在講臺前的地板上,坐在觀眾席第一排,從幾個觀眾背后拍攝,用廣角鏡頭攝入更多的觀眾,從側面拍攝,等等等等。
記住,你在拍的`是市場材料,所以不要像一個攝影師那樣去考慮問題,而應該像一個設計師。你準備怎么把這個人的照片加入明年的網站中或是會議報告中?從正面、側面甚至背面拍全身照。拍下全景照、人像照、近攝照,以及遠景照。可能的話把會議LOGO也攝入照片,還可以用與內容有關的屏幕內容作為背景。不要放過任何可能的角度。
盡量讓每一張照片看起來都充滿內容,沒人希望看到一張只有椅子的照片。
6.必須拍的照片
一天結束后,你希望滿載而歸。但是只是一堆不同角度的發言人的照片是不夠的。
一定要在會議前與客戶交流。如果他們只想要一個VIP發言人的照片,就不要去管其他部分,節約自己的快門吧。
假設客戶想要的更多,你就要做的更多。你的攝影故事要從注冊臺開始:觀眾在領取安排表和名牌;觀眾在閱讀會議安排;第一位發言人上臺;傾聽的觀眾——都是很好的照片。
到了問答環節時,要記得拍起來提問的觀眾,以及回答問題的發言人。在休息時間,拍攝人們聚在一起的照片。用你的85mm鏡頭在不引起注意的情況下拍攝。小組討論環節,拍下每一位小組成員,以及討論時的場景。現場有沒有有趣的設備?或者在做筆記的人?有VIP坐在觀眾席上嗎?盡量捕捉這個會議室中所有引起你注意的東西。
同時,也要注意場外:有沒有什么需要記錄下來的東西?你有沒有拍下主辦方放在門廳的公告板?午餐時間,不要拍人們吃飯的場景,但是可以多拍拍食物。
一天中的其他時間中,也要保持同樣的注意力,不過還要盡量發掘新的東西。
最后,很可能要拍攝與會者或者某組織的合影。客戶有時候也許會對這一環節不感興趣,或者忘記了。我會盡量提醒他們這種照片是個很好的留念,但是不會勉強他們,因為在他們腦子里往往有比照片更重要的事。
7.快速處理
記住,你要做的是一份市場材料,這種東西很快就會過時,所以動作一定要快——盡量在48小時內完成。這些人可不是舉辦婚禮的新人,他們恨不得立即就能在網站上公開這些照片,立即!挑出一些照片,在相機中就刪掉那些拍壞的,這樣會提高后面處理的速度。
忘記黑白照片、HDR、過分的色彩,以及其他任何藝術效果。你要創造的不是藝術,而是市場材料。
對照片分類,新婚夫婦可能喜歡在一張DVD中尋找有他們身影的照片,但是公司的市場代表絕對不會。我認為好的方式是選出少于300張(針對一場8小時的會議)照片做一個合集,然后再做一個包含最好的125張照片的,再做一個最最好的75張的。每張照片都提供高、中、低3種分辨率。
作為服務人員,進入會議攝影的門檻并不低,因為每家公司都更愿意聘請去年的那個攝影師。但是也并不總是這樣。
根據我的經驗——我曾組織過一次會議,我可以給你一個非常糟的例子。我建立一個和會議有關的網站,結果弄丟了照片光盤。所以我去問攝影師是否可以給我一份拷貝,結果他超過1周時間才給我回應,并且收了125美元。猜猜結果如何?他賺到了125美元,但是再也沒有被雇傭。
【溫馨提示】關于小會議室照片怎么拍,小會議室照片怎么拍好看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