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大學室內團隊比賽游戲
室內游戲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室內游戲有哪些?下面是我整理的大學室內團隊比賽游戲,歡迎閱讀!
一、名字接龍
此游戲是話語接龍的變種,非常適合人多初認識時玩,大家圍成一圈,自我介紹,每人可以說自己名字并加一項內容,如愛好,第一個人說“我叫xxx,我喜歡打籃球”,第二個人必須說,“我是站在喜歡打籃球的xxx旁邊的喜歡吃醋的yyy”,第三個人就必須說前面兩個人的特性和名字了,排在最后那老兄就慘了,要說十幾個人,不過他也聽得最多,所以還是說得出的。這樣一圈,名字就都記住了,接下來可以更熟一點,坐更多的游戲了。
二、籮卜蹲
將參與者分成四堆以上,每堆人手牽著手圍成一圈,給每堆人以顏色或數字命名(每隊要有一個隊名和一個招牌動作,尤其是在開始不要告訴大家做啥時,先定動作,此時往往會出現某些組的動作比較復雜,到時就夠慘了),任意指定一堆蘿卜開始統一下蹲,同時還要念詞,再指定別的蘿卜堆做同樣動作,目標要一致,依此類推但不能馬上回指。以一實例加以說明。有紅、白、黃、紫四堆蘿卜,白蘿卜先蹲,蹲的時候念“白蘿卜蹲,白蘿卜蹲,白蘿卜蹲完紅蘿卜蹲。”念完后所有白蘿卜手指一致指向紅蘿卜堆。紅蘿卜們馬上要開始蹲且口中一樣要念念有詞,之后他們可以再指定下一個但不能是白蘿卜。此游戲比較適合團隊協作,考察大家的合作的情況下的目標一致性。
三、兩只小蜜蜂
念詞:兩只小蜜蜂呀,飛在花叢中呀,飛呀……動作:兩人面對面,1.兩手作蘭花指狀展開雙臂上下飛舞;2.兩手換掌狀于胸前交*飛舞;3.出手錘子剪刀布;4.贏者伸掌作摔巴掌狀,口念"啪啪";輸者和聲"啊啊";不輸不贏則同時努嘴作"咋咋"親嘴狀。勝負:看反應速度,負者罰一節目。
四、007
由開始一人發音"零"隨聲任指一人,那人隨即亦發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個人則發音"柒",隨聲用手指作開槍狀任指一人,"中槍"者不發音不作任何動作,但"中槍"者旁邊左右兩人則要發"啊"的聲音,而揚手作投降狀。出錯者飲!(注:適合眾人玩,由于沒有輪流的次序,而是突發的任指其中的一個人,所以整個過程都必須處于緊張狀態,因為可能下個就是你了!)在飯局上,可以作為飲酒作樂游戲。
五、真心話
規則和大冒險幾乎相同,不同的是莊家指定的不是節目,而是要被選中的人回答一個問題。顧名思義,答案必須是真實的。當然,問題越刁鉆越隱秘越有趣,但是要注意莫要侵犯人家隱私喲。
六、大瞎話
由一人蒙上眼睛扮"瞎子",坐在"瞎子"左側的人開始不斷的指在座的每一個人。當他指向其中的人和一個人,就問"瞎子","這個行不行?"。"瞎子"如果說不行,就繼續指下一個人。知道"瞎子"同意的時候,被指的那個人就是被游戲選中的'人。"瞎子"摘下眼罩,根據每個人的表情來猜測誰被選中了,而參與的人不能告訴瞎子。當然,被選中的也可能是"瞎子"自己。瞎子要出一個題目或者說指定一個節目,要被選定的人去完成。和大冒險一樣,節目越荒唐越刺激越好。下一輪,由上一輪被選定人來做瞎子。
七、解手鏈
形式:10人一組為最佳
時間:20分鐘
材料:無
適合對象:全體人員
活動目的:讓隊員體會在解決團隊問題方面都有什么步驟,聆聽在溝通中的重要性以及團隊的合作精神,誠智拓展訓練
操作程序:
1.培訓師讓每組圈著站成一個向心圈
2.培訓師說:先舉起你的右手,握住對面那個人的手;再舉起你的左手,握住另外一個人的手;現在你們面對一個錯綜復雜的問題,在不松開的情況下,想辦法把這張亂網解開。
3.告訴大家一定會解開,但答案會有兩種,一種是一個大圈,另外一種是套著的環。
4.如果過程中實在解不開,培訓師可允許隊員決定相鄰兩只手斷開一次,但再次進行時必須馬上封閉。
討論:
1.你開始的感覺怎樣,是否感覺思路混亂?
2.當解開一點以后,你的想法是否發生變化?
3.最后問題解決以后,你是否感覺很開心?
八、瞎子走路
游戲方法:兩人一組(如A和B)
A先閉上眼將手交給B,B可以虛構任何地形或路線,口述注意事項指引A進行,武漢誠智拓展
如:向前走。。。邁臺階。。。。跨東西。。。。向左或右拐。。。
然后交換角色,B閉眼,A指引B
分析:
1.通過體驗,讓隊員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感覺。
2.作為被牽引的一方,應全身信賴對方,大膽遵照對方的指引行事;而作為牽引者應對伙伴的安全負起全部責任,對一舉一動的指令均應保證正確、清楚。另外萬一指令有錯,信任很難重建。
九:幸運猜猜猜
游戲類型:復習技巧/充能器/溝通/晚會
活動形式:全體參與,分組進行
所需時間:15分鐘到30分鐘
場地要求:寬敞的會議室
所需材料:小獎品若干、競賽問題若干
活動目的
1、將復習以聽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充滿樂趣的方式進行。
2、活躍現場氣氛,激發聽眾活力,保持良好狀態。
操作步驟
1、在培訓進行到復習階段時,將全體成員分成4組。
2、給大家10分鐘的時間,就所學內容小組內進行復習與討論。
3、對大家說,下面我們要玩一個《幸運猜猜猜》的游戲,游戲的靈感取材于《幸運52》,所不同的是,在競猜的同時大家也在復習課程所講內容。
4、請各組派兩名選手參賽,一個人比畫,另一個人猜。
5、在猜詞過程中,對于選手回答不出的問題,培訓師可讓聽眾搶答,答對有獎。
;
室內團隊互動游戲大全
翻葉子
*道具:依人數多少給予大、中、小的塑膠帆布
*說明:參加游戲的人都必須站在塑膠帆布上,然后需要將塑膠帆布翻過來。
*規則:
1、所有人都必須站在葉子上(包含討論)
2、只要有人的身體任何部分碰觸到地面就要重來
*討論:
1、我們怎么辦到的?在過程中聽到什么?有何感受?
2、各位覺得葉子象什么?而整個過程又是什么?
3、在生活中有無類似感受?
4、從過程中你學到什么?
*變化:帆布面越小越難,可計算難度系數。
平結繩圈
*道具:準備長短不一的繩子若干條(依人數而定)
*說明:
1、訓練師將平結的打法教會學員,(注意平結是一種繩子的活結打法,節點可以任意伸縮)
2、學員將平結打好后成一繩圈,放在地上,然后學員將腳放在繩圈之內
3、訓練師提醒學員:“你們的腳在繩圈之內了嗎?確認安全了嗎?”
4、學員確認之后,訓練師說:“開始換位”,學員全部離開自己的繩圈并到其他的繩圈之內;三次之后,開始逐漸減少繩圈的數量,每次減少一個,并經常提醒學員:“你們的腳在繩圈之內了嗎?確認安全了嗎?”;但要求就是所有學員不得在繩圈之外。(可能是幾個人同時擠在同一個繩圈里)
5、到最后只剩下一個繩圈的時候,所有人都站在一個繩圈里,不段縮小圓圈,直到所有人都緊緊擠在一起;游戲第一階段結束
6、游戲第二階段:當訓練師不斷地將繩圈縮小至極限范圍,并不斷詢問所有人有沒有信心挑戰極限。學員不斷地會進行挑戰,當到達極限的時候,往往會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比如,有人會提示出我們有沒有辦法尋找新的思路來挑戰極限。記住,培訓師要注意把握學員的場上氣氛,及時加以引導。如果學員沒有辦法解決問題的時候,培訓師視情況將解決方法公布——所有學員可以坐在地上,將腳放在繩圈內,就符合游戲的要求:“腳在繩圈之內”
*游戲點評:
該游戲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可從團隊的角度挖掘游戲的內涵;第二階段可以從創新的角度挖掘游戲的內涵。培訓師應注意把握分寸,否則會起不到游戲的效果。
迷失叢林
*形式:先以個人形式,之后再以5人的小組形式完成
*類型:團隊建設
*時間:30分鐘
*材料及場地:迷失叢林工作表及專家意見表,教室及會議室
*適用對象:所有學員
*活動目的:通過具體活動來說明,團隊的智慧高于個人智慧的平均組合,只要學會運用團隊工作方法,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操作程序
1、培訓師把“迷失叢林”工作表發給每一位學員,而后講下面一段故事:
你是一名飛行員,但你駕駛的飛機在飛越非洲叢林上空時飛機突然失事,這時你必須跳傘。與你們一起落在非洲叢林中有14樣物品,這時你們必須為生存作出一些決定。
2、在14樣物品中,先以個人形式把14樣物品以重要順序排列出來,把答案寫在第一欄。
3、當大家都完成之后,培訓師把全班學員分為5人一組,讓他們開始進行討論,以小組形式把14樣物品重新按重要順序再排列把答案寫在工作表的第二欄,討論時間為20分鐘。
4、當小組完成之后,培訓師把專家意見表發給每個小組,小組成員將把專家意見轉入第三欄。
5、用第三欄減第一欄,取絕對值得出第四欄,用第三欄減第二欄得出第五欄,把第四欄累加起來得出一個個人得分,第五欄累計起來得出小組得分。
6、培訓師把每個小組的分數情況記錄在白板上,用于分析:
小組全組個人得分團隊得分平均分
1
2
3
4
7、培訓師在分析時主要掌握兩個關鍵的地方:
1)找出團隊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小組進行分析,說明團隊工作的效果(1+1大于2);
2)找出個人得分最接近團隊得分的小組及個人,說明該個人的意見對小組的影響力。
*有關討論:
1、你對團隊工作方法是否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2、你的小組是否有出現意見壟斷的現象,為什么?
3、你所在的小組是以什么方法達成共識的?
*/將以下內容打印給學員/
物品清單 1個人順序 2小組順序 3專家排列個人和專家比較(3-1)小組與專家比較(3-2)
1藥箱
2手提收音機
3打火機
4三只高爾夫球桿
5七個大的綠的垃圾袋
6指南針
7蠟燭
8槍
9藥箱一瓶驅蟲劑
10大砍刀
11蛇咬藥箱
12一盒輕便食物
13一張防水毛毯
14一個熱水瓶
第6步:計算個人得分(第4步總和)
第7步:計算團隊得分(第5步總和)
第8步:統計小組中最低個人得分
第9步:計算個人得分低于團隊得分的總和
第10步:計算個人得分的平均數
專家選擇
藥箱6手提收音機13打火機23支高爾夫球桿117個大綠色垃圾袋7指南針(羅盤)14蠟燭3槍12一瓶驅蟲劑5大砍刀1蛇咬藥箱10一盒輕便食物8一張防水毛毯4一個熱水瓶9
畫圖游戲
*規則:
1、圖形貼于寫字板后
2、人只能站在板后,不可走出來,有30秒思考時間。
3、描述第1圖時,臺下學員只允許聽,不許提問。--單向溝通
4、描述第2圖時,學員可以發問。--雙向溝通
5、每次描述完,統計自認為對的人數和實際對的人數。
*游戲說明的道理:
雙向溝通比單向溝通更有效,雙向溝通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
----對聽者而言:
1)自認為自己來做會做的更好----單向溝通時,聽的比說的著急。
2)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做對了的人,比實際做對了的人多
3)想當然----沒有提問,就認為是(可根據學員出現的問題舉例)
4)僅對對方提要求,不反求諸己----同樣情況下,為什么有人做對了,有人做錯了?我們為什么不能成為作對了的人?!
5)不善于從別人的提問中接收信息
----對說者而言:
1)要注意聽眾的興趣所在
2)要對所表達的內容有充分的理解與了解
3)存在信息遺漏現象,要有很強的溝通表達技巧
4)要先描述整體概念,然后邏輯清晰地講解
圖形附文后
數字傳遞
*游戲步驟:
1、將學員分成若干組,每組學員5名-8名左右,并選派每組一名組員出來擔任監督員;
2、所有參賽的組員排縱列排好,隊列的最后一人到培訓師處,培訓師向全體參賽學員和監督員宣布游戲規則
3、游戲規則:
1)各隊代表到主席臺來,培訓師:“我將給你們看一個數字,你們必須把這個數字通過姿體語言讓你全部的隊員都知道,并且讓小組的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到講臺前的白紙上(寫上組名),看哪個隊伍速度最快,最準確;”
2)全過程不允許說話,后面一個隊員只能夠通過姿體語言向前一個隊員進行表達,通過這樣的傳遞方式層層傳遞,直到第一個隊員將這個數字寫在白紙上;
3)比賽進行三局(數字分別是0、900、0.01),每局休息1分15秒。第一局勝利積5分,第二局勝利積8分,第三局勝利積10分。
*小組討論:
1、P(計劃)D(實施)C(檢查)A(改善行動)循環中,在這個游戲中如何得到體現?
2、四個循環中,哪個步驟更為重要?
橡皮筋
*游戲方法:將學員分成兩組,一組學員排成一排,站在凳子上。給每位凳子上的學員發一支牙簽銜在嘴里,給第一位學員的牙簽上套一個橡皮筋,要求第二名學員用牙簽接住后向下傳。第三名接住后再往下傳……直到最后。而站在地上的一組學員除了不能推凳子上的人外,可以用任何辦法進行干擾,如果橡皮筋掉了的話,就要重新開始。一組傳完后,兩組隊員交換角色。
*分析:
體現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方法。
如何建立信任
帶眼罩行走,兩人一組
第一階段:一個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手牽手,可以提示;
第二階段:一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在其左右,但不能身體接觸,也不能使用語言提示;
第三階段:一人帶眼罩行走,另一人與你保持一定距離,不能使用語言提示。
游戲說明:
1.領導行為、觀點的連續性、一致性,保持溝通,是信任建立的根本保障
2.手把手教—引導—建立信任,授權,同時不斷給予指導
踩報紙
*游戲方法:參加游戲人員在10人以上,在規定的時間(由講師視人數多少而定)內全部站到1開的報紙上,(特別說明,全部的腳不能站出報紙的邊界)
*分析:解決問題的思路要突破限制,要敢于嘗試、大膽想象,并善于實驗學員的建議,排除不可行的方案
航空公司的經營游戲
*游戲方法:
有,魔獸世界。
通過工作狗的魔獸玩家告訴你,要組織打通一個魔獸團隊副本,所需要的管理能力和團隊協作遠遠超出目前國內很多公司的水平。
要完成這樣一個目標,你首先要募集人手,這些人來自天南地北,水平能力不一而是,要把這群烏合之眾糅合成一個能打通副本的隊伍,需要組織者有極好的耐心和觀察力。哪些人適合干什么?如何培訓?把合適的人擺在合適的位置,是很考驗管理者水平的。
其次,行動前的準備工作,也就是后勤。一個副本想要打通,首先要確定時間和出席人員,由于每個人活動的時間不同,針對具體情況要有應急預案,否則很有可能出現關鍵人物缺席導致的活動停滯。同時,活動前需要的各種裝備、附魔、藥水、食物,都需要專人去管理,這也需要后勤人員對全盤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否則肯定會出現資源浪費。(貪污的問題暫時不管)
然后,活動具體的行動方案,也就是游戲攻略,需要組織者提前學習和領會,在保證團隊按照既定程序運行的同時,也要對突發狀況做好應急準備。因為一兩個細節沒有到位導致團滅的例子不要太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獎勵和懲罰機制。這是你們團隊凝聚力的根本,什么熱血啊奉獻啊之類的興奮劑只能有效一時,要想這些人渣長時間的替你賣命,必須要有足夠吸引他們的獎勵,讓他們有一個能夠預期的收益。而懲罰是給那些老是做不到某些事的廢柴的。如果你這些都能做的面面俱到,那我相信,你管理一個中小型企業已經沒什么問題了。
當然,我覺得你更有可能會嫌麻煩放棄掉。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室內比賽游戲,室內會議暖場游戲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