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幼兒園的活動室是幼兒生活的具體環境,是幼兒在家庭之外最先接觸的生活環境,也是幼兒學習和游戲的主要活動場所。環境是兒童最好的啟蒙老師,也是兒童最自然的啟蒙老師。班級中良好的環境創設與利用會使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獲得各方面的發展,它對置身其中的人會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幼兒園環境創設已成為廣大幼教工作者最為關心的熱門話題之一,大家也充分認識到要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的發展,環境的創設是很重要的一環。因為幼兒是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的過程中得到發展的。
一、有效利用活動室的空間
空間連接著幼兒。它給幼兒關于玩什么和到哪里玩的信息,讓他們明了各種情況。幼兒可以感覺到空間的可變性和不變性。在兒童教育環境中,空間不斷地去適應幼兒們興趣和需要,適應老師的創造性影響,以及適應各種緊急需要。老師們越多地利用空間,他們在設計環境就越擅長。
1、注重活動室的布局
活動室內各項家具設備的安排和活動角的設置要從整體出發,統一考慮。我們幼兒園沒有專門的幼兒午睡室,孩子們的休息室和學習的場所是在一個房間內的,孩子們的“床”,其實更恰當的應該叫“柜床”,孩子們不睡覺的時候,它們就是立在活動室里一個個的小柜子。你可別小看它們,它的作用可大了,例如:圖片上顯示的是我們班級的自然角。因為室內空間的有限,沒有專設的自然角,我們就把柜床充分的利用起來,上面擺些花草,放置些孩子們手工課上做的“花盆”和種植的植物等,窗戶上還懸掛著由我和孩子們共同收集的藤狀植物的果實。中午孩子們睡覺的時候,我們可以把這小柜子打開,放平,它就是一張張小床了;除此之外,它還可以用作活動區角的分界。柜床都是緊靠著墻放的,其高度都是低于幼兒身高的,以便于幼兒清楚地看到各個活動區,也便于教師對幼兒觀察指導。安靜的活動角與積極的、吵鬧的活動角應安排在不同的角落,以免互相影響;把娃娃家、商店、醫院等性質相近的活動區安排在一起,有利于各區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交往、深化游戲內容。要考慮教師能看到幼兒在活動室各個角落的活動,以便充分管理幼兒并對幼兒活動加以指導。我們還注意室內各個活動區之間通道的暢通,以利于幼兒走動,保證幼兒便利地從一個活動區進入另一個活動區,幼兒桌椅一般放在活動室中間,有些活動不需要桌椅,就把桌搬到走廊上,椅子靠墻放成一排。這樣的空間調整,既給幼兒帶來了新鮮感和親切感,激發了幼兒活動的強烈興趣,又便于配合各種活動情境的創設,同時,還為幼兒的個性化活動、小組活動和個別交流等提供了新的空間,從而大大強化了環境同幼兒活動的“互動”效果
2、創造能夠互動的環境
我們將原先布置的材料降低到與幼兒視線基本平行的高度,使幼兒能置身其中,觸摸各種可愛漂亮的物體,同其中的內容和形象形成有效交流和“互動”。這使原先的環境設置從單純的裝飾物,變為具有真正教育意義和能夠“互動”的教室環境的組成部分,也使幼兒的教育活動主體的地位得以真正實現。活動室內幼兒玩的區角很多,區角的多樣性大大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但需要注意的是,區角的多樣,勢必會導致材料的大量投放,教師在這個時候應對玩具材料進行分類、管理,以便于幼兒取放,并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如:為那些離玩具柜較遠的活動區準備盛放玩具材料的小筐,以免幼兒為拿放玩具而頻繁地來回走動或影響他人的活動。
3、有效地拓展空間
有時候受到各種原因的限制,我們要學會動腦筋拓展空間。例如,手工課上孩子們做的迎春花,他們的作業袋里放不下,怎么辦呢?能不能在活動室的南北墻上拉起了一條繩子將孩子們的作品懸掛在上面呢,事實證明是可以的。而且效果非常好,不僅將孩子們的作品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同時也讓我們整個活動室內都充滿了春天的氣息,美化了室內環境。
二、注重把握活動室墻飾布置的特性
墻飾布置在幼兒園活動室環境創設中占據很重要的地位,它們時時刻刻占據著孩子們的視野,對孩子們的行為、思維、審美情趣等各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幼兒園的教育中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從這點出發,活動室墻面布置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墻飾布置時應注意統一與變化的銜接
幼兒園在墻飾內容與形式的設置上,無論是小、中、大班,還是一堵墻面上,一個活動室內的數張畫面,絕大多數都是孤立的、單獨地表達一種意思,比較單調。我們可以利用形象、色彩、形式、空間等造型要素以及這些要素之間的和諧性與協調性,使墻壁布置表現出統一與變化的整體感。(1)、以某種形式將畫面統一起來。例如:在布置“蔬果舞會”時,師生們共同收集了各種蔬菜和水果的圖片,老師在墻面上畫了一輛有很多車廂組成的火車,孩子們把收集來的圖片貼在每節車廂上,以表示這是一個運輸蔬菜和水果的火車。串聯的車廂形式感很強,使整個墻面的布置統一起來。
(2)、以某種形象將畫面統一起來。例如:在布置小班主題“彩色的秋天”這個墻飾時,我們在主題墻板上做了個“大樹”的造型,孩子們和家長共同參與,家長畫葉子,孩子們用彩筆給葉子涂上漂亮的顏色。一方面體現了親子共同參與,另一方面也美化了環境。這樣的布局統一又有變化,整體感也很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2、墻飾內容的選擇應注意與幼兒審美和興趣相一致
《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指出:“幼兒園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寓教育于各項活動中”。我們創設的可操作性墻飾也應該是幼兒最喜歡的、最感興趣的,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探索的精神,發揮幼兒的主動性。
在進行墻飾布置時很多教師都喜歡用花草樹木等形象來布置墻飾,而我們教學實踐中發現這些在成人看來很美的花、草、樹木等幼兒都不喜歡。究其原因,在于幼兒年齡小,知識經驗少,理解能力差,因而無法產生情感共鳴,不能引起豐富的聯想。幼兒比較喜歡那些形象具體的、易于認識和理解的事物,這樣才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們樂于操作。例如:我們在布置“動物”這個主題時,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這是因為動物形象不僅可愛,而且常被擬人化,能引起幼兒豐富的想象,并能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只有內容為幼兒所熟悉、所理解,形象生動鮮明、動感較強的墻飾,才能為幼兒所喜愛,才能引起幼兒強烈的情緒體驗和豐富的聯想。
3、墻飾布置的形式要豐富多樣
墻飾的形式有多種多樣,有平面(繪畫、剪紙、剪貼等)、半立體(折紙、插入紙工、橡皮泥浮雕)、立體(彩燈、掛花等吊掛飾物)。大多數教師在布置墻飾時都會采用平面布置的形式來進行,雖然設置內容豐富,但在色調與形式上往往顯得單一,缺乏多樣性,并且容易給人一種千篇一律的感覺。幼兒一般較喜歡立體造型工藝品、吊掛飾物、立體墻面裝飾,而不喜歡平面墻飾裝飾。立體造型工藝品生動具體,有真實感,幼兒可以觀察、接近甚至撫摸、玩弄,從各個角度感知它的全貌,獲得整體感,比較符合幼兒的認識特點和好玩心理。吊掛飾物同立體造型工藝品一樣,較逼真,裝飾性強、有動感,形式活潑、隨意。例如:我們在布置甜甜蜜蜜這個主題時:首先將家長和孩子共同收集的相關材料進行了分類,然后和孩子們一起動手操作,共同布置。效果如圖上顯示的那樣:有的以圖片的形式呈現,有的以實物的形式呈現,有的以具體形象呈現,還有的是孩子們以手工制作的形式呈現。形象凹凸有序,可視性強,幼兒也很喜歡。而平面裝飾、圖片、兒童作品等,要么形式單調、呆板,缺乏變化,要么色彩、造型不夠美,因而幼兒喜歡的程度較低。
活動區角空間布置是教師根據活動需要,在活動室內外布置活動區角,規劃活動空間。每個幼兒班必須創設幾個活動區角,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成品和半成品操作材料,確保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和條件參與區角活動。在小小的活動室內,要布置多個區角,還要留有空間讓幼兒走動或集體活動,這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合理布局,充分利用活動室空間來創設區角環境。
(一)活動區角之間要明顯分隔開來
不同的區角是不同的活動環境,區角之間分隔開來,有利于幼兒自主活動,而不相互干擾。教師在分隔區角時,可以利用各種現有的事物,如用放置玩具的柜子或布簾分隔,用矮屏風或小籬笆分割空間,或者用地毯、地板明確區分區角等。有研究表明:過于擁擠的環境有可能增加幼兒的攻擊性行為,減少幼兒的社會性交往活動,使觀望、旁觀、不主動參與活動的幼兒人數提高。因此,區角空間布置,一定要留出通道和一定空間,便于幼兒走動,也避免幼兒擁擠。
區角空間的分隔布置,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這需要教師布置一些活動性的分隔欄,在需要時能夠及時調整相鄰區角之間的空間大小,以利于幼兒的興趣活動。如在美工區與科學區之間掛上布簾,當美工區人數劇增、科學區人數不多時,可以移動布簾,將原來科學區的空間的一部分暫時移給美工區,這樣既滿足了美工區幼兒活動需要,又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區角活動空間。
(二)活動區角空間布局要合理
活動區角是幼兒活動的空間,區角布局的合理性直接影響到區角活動的有效性,合理的布局不僅發揮了每個區角的重要功能,也促進了相鄰區角之間的積極互動。在區角布局上,除了要考慮干濕分開、動靜分開、方便暢通和就近規劃外,還要注意封閉性與開放性結合、空間大小不同、空間拓展、避免“死角”等問題。
區角活動有主動或主靜的,有用水或不用水的,有獨立或合作的,有易臟或干凈的等。如主靜的區角有科學區、益智區、閱讀區、美工區等,而主動的有角色扮演區、表演區、積木區等。在設置區角空間布局時,要將動靜區分開,以免相互干擾。
(三)活動區角之間要保持道路暢通,留有一定的空場地
活動區角空間布置,需要綜合考慮幼兒的活動和需要,還要考慮幼兒的走動,因此區角布局要首先合理合適,盡量避免幼兒相互干擾和碰撞。區角空間布置,至少預留三分之一的空間,還要保留通暢的走道,有利于幼兒從這個區角到哪個區角。另外,區角的布置還要保持一定的開放性,不要過于封閉,否則不利于教師的觀察與指導。
(四)區角環境布置要溫馨、和諧、富有童趣
區角環境的創設與布置,除了要結合幼兒園的實際情況,考慮設置的大小、形狀、結構等,更主要的是在視覺上就能刺激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每個區角設計要與活動目的相適宜,區角的環境布置要具有生活性、情境性和新穎性,以吸引幼兒主動到區角來活動。
1、設計要點
首先要對整個園區進行明確的劃分,做到各區之間互不影響,同時也方便了管理人員的管理,有利于交通疏散。盡量保證室內凈高,不低于2.80米,音體活動室不低于3.6米,還有廚房和衛生間的衛生最為關鍵。
2、大型玩具
一般來說,幼兒園都有很多玩具,大大小小樣式繁多,而對于巨型的玩具應盡量布置在室外,根據型號尺寸選擇合適的位置,安裝時底部應鋪墊柔軟的橡塑地墊,經常對玩具結構的牢固性能進行檢查。
3、室內場所
每一個幼兒園的規模都不同,那么就會有不一樣的布局,園內的裝潢細節包括:
①墻外表裝飾,多為彩色涂料、制作壁畫、手工藝品等;
②地面材料,一般有瓷磚、木地板、地墊等,這兩部分是幼兒園室內裝飾的主要組成,布置的好就能夠打造出與教學和娛樂相適應的輕松氛圍。
1、地面
這是最直觀的地方,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們一般都是在地面上活動,因而,它的科學性與藝術性都格外關鍵,選擇地面材料的時候應當考慮其是否保暖、耐磨、耐腐蝕、隔音,同時還應符合幼兒的審美要求,讓地面與整體可以融為一體。這些都是普遍的標準,當然不同地區、不同樓層的要求又有區別,如在南方,我們知道該地區氣候溫和、潮濕,那么應側重考慮地面的防滑、防潮性,而在寒冷的北方,可考慮選用封臘的木地板,或者是地毯,既有彈性又保暖,但是鋪設要平整,避免出現凹凸不平引發安全事故。最后就是色彩、圖案的選擇了,可選擇動物、植物或一些傳統圖案,但需符合孩子的審美。
2、墻面
一般來說,使用飾物有很好的保護作用,有延遲使用期限的益處,同時也可以讓空間變得更加美觀、整潔、舒適,在幼兒園應當選擇富有兒童特點,讓孩子們可以有獲取知識、提高審美能力的材料,能夠創造出一種文化的學習氛圍。但是注意需平整、轉角的地方應為圓角,避免幼兒撞傷。如瓷片、易清洗的墻紙、各色的涂料、環保的硅藻泥都是不錯的選擇,但是顏色要淡雅、明快,應考慮環境及采光情況,整體色彩需統一。
3、門
門的設計需要考慮合理性,如不采用剛硬的質料,材料不出現尖銳的棱角,外表應平整、光潔,門應當靠墻固定,防止幼兒推撞門,在合適的地方安裝方便幼兒開、關的拉手,尺寸可適當縮小些,可在門上做簡單的裝飾,如動物、植物造型,色彩應以窗相同,淺色為宜,可以粉刷成各種符合幼兒特點的圖案。
【溫馨提示】關于環境布置幼兒園會議室,幼兒園會議室環境創設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