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如下:
會議桌牌順序是有講究的,正常情況下右為大,如桌牌總數為單數那么1號位的右邊為2號位,左邊為3號位依次類推。如桌牌總數為雙數那么1號位的左邊為2號位,右邊為3號位,依次類推。
桌牌種類
人名桌簽
傳統的紙質或銅質桌簽,僅用來顯示人名和提示與會者的身份,由于這些桌牌是臨時制作。一般是采用打印、彩印、刻字等方式,外觀較為粗糙,而且每次都是臨時制作,用完即棄,如果與會人數較多時,即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環保。但國內大多數會場依然延續此種做法。
電子桌牌
2002年前后,國內幾家生產LED顯示屏廠家開始生產LED顯示電子桌牌。主要是單面或雙面顯示人名。由于受桌牌外觀尺寸和點陣模塊限制,LED顯示屏最多顯示4個漢字。
由于是二極管點陣顯示,長時間顯示容易讓人感覺疲勞,且顯示效果容易反光,2005年后后,市場出現了背面LED屏顯示人名,正面黑白LCD屏顯示會議信息及短消息桌牌。
準確的做法是把最大的(或者平級但最重要的)領導放在居中位置,然后,把外一位領導放在他的左手側(面向觀眾方向)。主席臺的領導座次排序和上面的一樣,分別按奇數和偶數不同要求排列。但為了體現對客人的尊重,一般會把正對門的方向留給來賓或受邀座談的對象。主要領導坐最中間,次職領導坐左邊。也有主領導比較尊重下屬的,謙讓平坐主席臺的。
假設兩位領導是A和B其中A的職務或者排名要高于B,既正常的順序是A、B。那么,在主席臺上排座次時,應該遵循“右左”的原則,以右為尊,即先排A,再排B,A在B的右側。遇到這樣的問題,處理起來很簡單。堅持尊上居中,左為上,右次之。即:主要領導,排名第一的領導,居中就坐。第二名,靠第一位領導的左手邊就坐就可。主席臺上的座位為單數時,居中就是中間的位置。
如果兩位的職務等級一樣,比如都是正廳,那就看分管工作的主次。一位是正廳,但在領導班子中排序次于另一位,那另一位就應坐在左側。有一個“法則”,就是第一領導的左手邊是第二領導,不管主席臺上幾個人,也不管是單數還是雙數,都適用。主要領導坐最中間,次職領導坐左邊。也有主領導比較尊重下屬的,謙讓平坐主席臺的。
而一旦出現不合適的座次安排就是事故,所以會議組織者一定要首先跟相關領導或者負責人確認好主席臺就坐領導的排序,正確排序是安排好座位的前提條件,切記切記切記(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從小眾的實際工作經歷看,一般座次安排出現問題都出在這一塊。其實很簡單,開會時,老大左邊是老二。吃飯時根據各地習慣來定,正常情況跟會議相反,除非你是山東人,需要專門研究。
(1)主席臺必須排座次、放名簽,以便領導同志對號入座,避免上臺之后互相謙讓。
(2)主席臺座次排列,領導為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 2號領導在 1號領導左手位置, 3號領導在 1號領導右手位置;領導為偶數時, 1、 2號領導同時居中, 2號領導依然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 3號領導依然在 1號領導右手位置。
(3)對上主席臺的領導同志能否屆時出席會議,在開會前務必逐一落實。領導同志到會場后,要安排在休息室稍候,再逐一核實,并告之上臺后所坐方位。如主席臺人數很多,還應準備座位圖。如有臨時變化,應及時調整座次、名簽,防止主席臺上出現名簽差錯或領導空缺。還要注意認真填寫名簽,謹防錯別字出現。
擴展資料:
會議禮儀,是指召開會議前、會議中、會議后以及參會人員應注意的一系列職業禮儀規范,懂得會議禮儀對會議精神的執行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座次排定
一是環繞式。就是不設立主席臺,把座椅、沙發、茶幾擺放在會場的四周,不明確座次的具體尊卑,而聽任與會者在入場后自由就座。這一安排座次的方式,與茶話會的主題最相符,也最流行。
二是散座式。散座式排位,常見于在室外舉行的茶話會。它的座椅、沙發、茶幾四處自由地組合,甚至可由與會者根據個人要求而隨意安置。這樣就容易創造出一種寬松、愜意的社交環境。
三是圓桌式。圓桌式排位,指的是在會場上擺放圓桌,請與會者在周圍自由就坐。圓桌式排位又分下面兩種形式:一是適合人數較少的,僅在會場中央安放一張大型的橢圓形會議桌,而請全體與會者在周圍就坐。二是在會場上安放數張圓桌,請與會者自由組合。
四是主席式。這種排位是指在會場上,主持人、主人和主賓被有意識地安排在一起就坐。
參考資料:座次-百度百科
【溫馨提示】本次分享的會議桌牌擺放圓桌和會議桌牌擺放圓桌還是方桌的問題是否解決了您的問題,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收費,青島會議旅游,青島會議酒店,青島會議主持人,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