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提交的論文被錄用、論文作者去參會,通常都有機會做口頭報告的吧。會議報告一般是兩種,一種是ORAL,即口頭報告,需要制作PPT等,面對會場或分會場的參會者做報告演講并回答問題;一種是POST,即現場張貼形式,不需要制作PPT,是將論文打印好張貼在墻上或分發,也有采用掛板的形式,作者在邊上對有興趣的參會者做介紹和即時交流。
會議報告一般分兩種,一種是oral,即口頭報告,需要制作PPT等,面對會場或分會場的參會者做報告演講并回答問題;一種是poster,即現場張貼形式,不需要制作PPT,將論文簡要內容打印好張貼在墻上或分發,也有采用掛板的形式,作者在邊上對有興趣的參會者做介紹和即時交流。
首先是PPT的準備
不要使用太花哨的模板,可以用最簡單的白底板,字體顏色稍有對比,讓聽眾視覺舒服為宜。 PPT做的太過fancy,動畫到處飛來飛去的并不是很適宜,嚴肅與活潑之間的度要掌握好。 字體要統一,不僅字體的格式、大小要統一,每一頁標題的位置也要統一,否則翻頁的時候標題會跳來跳去,顯得不夠專業。
PPT里忌諱有大段文字,圖文并茂可以使聽眾更好地理解你的要點。
研究數據表明,如果僅僅使用圖片,什么也不說,理解和記憶的內容是單純使用文字的3.5倍,圖片加文字對理解和記憶的幫助是單純使用文字的6倍。
對PPT的講解
開講之前第一件事情是開場白,不要認為僅僅說了“你好”和“我是誰誰誰”就算是做了開場白!開場白自有它的精妙之處,它能把聽眾帶進到報告中來。
比如: “大家好,我叫。
你是否有過那樣的困擾,那么是不是有這樣的可能,現在我就來介紹下”。
準備好PPT,如果臨場發揮,語言表達也不會流利,因為人的大腦組織語言需要一個思路整理的過程。
建議從頭到尾把每一句準備說的話都考慮好,尤其要注意slide之間起承轉合的語句,加入一些過渡性語言能幫助聽眾從一個要點轉到另一個要點,它們是容易被忽略卻很關鍵的步驟,能使你所傳達的信息更容易被記住。
所有內容熟記于心之后站上講臺,心里就跟明鏡兒似的,講的時候就會更自信,更自然。
國際會議口頭報告是一種展示研究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方式,對于研究者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學術活動。厲害的口頭報告通常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1.內容精彩:報告內容應該具有足夠的深度和廣度,能夠吸引聽眾的注意力,并且具有新意和獨特性。
2.表述清晰:口頭報告需要通過清晰、簡潔、有力的語言來傳達思想,避免模糊、冗長、重復的表述。
3.演講技巧:口頭報告需要運用良好的演講技巧,包括語音、語調、語速、肢體語言等方面的表現,以增強報告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4.與聽眾互動:口頭報告需要與聽眾進行有效的互動,回答聽眾的問題,引導聽眾的思考,讓聽眾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報告內容。
總之,一個厲害的國際會議口頭報告需要在內容、表述、演講技巧和互動等方面表現出色,才能夠獲得聽眾的認可和贊賞。
【溫馨提示】關于學術會議 口頭報告,學術會議口頭報告和墻報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