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五四"運動以后,反日愛國斗爭繼續深入發展。在中國人民舉國一致的抗爭下,日本被迫以談判方式解決青島及山東問題。1921年12月,華盛頓會議召開,討論太平洋及遠東問題。中、美、英、法、日、意等國出席了會議。會上,中國代表再一次要求無條件收回青島,日本則堅持中日間相互交涉。北洋政府在英美的誘迫和日本的壓力下屈服同日本直接交涉。1922年2月4日,中日代表簽定了《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及《附約》,在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中國付出大量贖金的條件卜,日本才答應由中國收回從山東的主權。
1922年12月10日,中國代表王正廷、熊炳琦與日本駐青島守備軍司令由比光衛、青島民政長官秋山雅之介舉行移交儀式,正式收回青島主權。至此,在德、日統治下達25年之久的青島,終于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優惠政策如下:
按照青島的引才政策,留學歸國人員拿到教育部承認的國外大學碩士、博士學歷,并且來青島工作創業的,政府都會拿出1000萬元的專項資金向海歸人才發放安家補貼,每年3萬至5萬元,連續發放3年。
2009年年初,青島啟動了“300海外高層次人才計劃”。意為從全市征集300多個未來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端人才職位,以年薪最高為300萬元、政府配之以項目資助、住房補貼等措施,重金面向全球招攬高端人才。
在青島,人事局自辦留創園是引進海外人才的一大特色,政府投資建設人才大廈,并在大廈中劃出6000平方米的辦公區作為留學人員創業園,以極低的租金為留學人員提供辦公場所,并為海歸提供了報到、學歷認證、融資創業等一站式服務.
留創園不采取市場化的經營模式,而完全充當公共服務的角色。但隨著金融危機而來的新一輪海歸潮,使得這種模式不得不做出調整,青島人事局本著“創業帶動就業”方針,鼓勵留學歸國人員創業,而這對青島留創園的規模提出了新的要求。
擴展資料:
優惠的政策是吸引海外人才的關鍵,但留學人員數量迅速增多,海歸人數逐年增長,滿腔熱血只打“親情牌”已經不能滿足引才工作的現狀。只要歸國就有補貼的辦法在實際操作中暴露出了弊端;引才的盲目化使得海歸就業成了問題;海外人才和本土人才競爭成了人才工作中的矛盾。
以青島為代表的一批二線城市,在抓住了金融危機帶來的機遇,加大力度引進海外人才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根據各自城市情況調整著自己的引才思路。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青島:發掘海歸價值
新浦路東門。根據查詢青島市財政局官網可知,市直機關會議中心走新浦路東門進,是可以直接進入會議中心的。青島市,山東省轄地級市,別稱島城、膠澳,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特大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濱海度假旅游城市、國際性港口城市。
【溫馨提示】關于青島會議報到,山東青島會議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