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答案】:C
本題考查公文文種,主要涉及行政機關公文種類。《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規定了法定公文主要包括以下15種:(一)決議、(二)決定、(三)命令(令)、(四)公報、(五)公告、(六)通告、(七)意見、(八)通知、(九)通報、(十)報告、(十一)請示、(十二)批復、(十三)議案、(十四)函、(十五)紀要。
A項錯誤,會議記錄不屬于法定公文文種。
B項錯誤,會議摘要不屬于法定公文文種。
C項正確,紀要是15種法定公文文種之一,紀要適用于記載會議主要情況和議定事項,是一種記錄類文書。
D項錯誤,通訊不屬于法定公文文種。
故正確答案為C。
會議紀要是用于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會議紀要不同于會議記錄。會議紀要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
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從應用寫作和文字處理的角度來探
會議紀要
析,二者截然不同。會議紀要是一種法定的公務文書,其撰寫與制作屬于應用寫作和公文處理的范疇,必須遵循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嚴格按照公文制發處理程序辦事。而會議記錄則只是辦公部門的一項業務工作,屬于管理服務的范疇,它只需忠實地記載會議實況,保證記錄的原始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其記錄活動同嚴格意義上的公文寫作完全是兩碼事。二者在載體樣式、稱謂用語、適用對象、分類方法、內容重點等諸多方面都有明顯區別。
主要分類
1、工作會議紀要。它側重于記錄貫徹有關工作方針、政策,及其相應要解決的問題。如,《全國民族貿易和民族用品生產工作會議紀要》,《全省基本建設工作會議紀要》。
2、代表會議紀要。它側重于記錄會議議程和通過的決議,以及今后工作的建議。如《××省第一次盲人聾啞人代表會議紀要》。
3、座談會議紀要。它內容比較單一、集中,側重于工作的、思想的、理論的、學習的某一個問題或某一方面問題。如,《十省區、十個路局整頓治安座談會紀要》。
4、聯席會議紀要。它系指不同單位、團體,為了解決彼此有關的問題而聯合舉行會議,在此種會議上形成的紀要。它側重于記錄兩邊達成的共同協議。
5、辦公會議紀要。對本單位或本系統有關工作問題的討論、商定、研究、決議的文字記錄,以備查考。
6、匯報會議紀要。這種會議側重于匯報前一段工作情況,研究下一步工作,經常是為召開工作會議進行的準備會議。
7、技術鑒定會議紀要。
8、科研學術會議紀要,包括年會紀要。
會議紀要的特點
1.紀實性。會議紀要必須是會議宗旨、基本精神和所議定事項的概要紀實,不能隨意增減和更改內容,任何不真實的材料都不得寫進會議紀要。
2.概括性。會議紀要必須精其髓,概其要,以極為簡潔精煉的文字高度概括會議的內容和結論。既要反映與會者的一致意見,又可兼顧個別同志有價值的看法。有的會議紀要,還要有一定的分析說理。
3.條理性。會議紀要要對會議精神和議定事項分類別、分層次予以歸納、概括,使之眉目清晰、條理清楚。
結構形式
一、會議紀要的標題有兩種格式:一是,會議名稱加紀要,也就是在“紀要”兩個字前寫上會議名稱。如,全國財貿工會工作會議紀要;又如,吉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長會議紀要。會議名稱可以寫簡稱,也可以用開會地點做為會議名稱。如,京、津、滬、穗、漢五大城市治安座談會紀要,又如,鄭州會議紀要。二是,把會議的主要內容在標題里揭示出來,類似文件標題式的。如,關于加強紀檢工作座談會紀要;又如,關于落實省委領導同志批示保護省級文物七級浮屠塔問題的會議紀要。
二、開頭部分簡要介紹會議概況,其中包括:
(1)會議召開的形勢和背景;
(2)會議的指導思想和目的要求;
(3)會議的名稱、時間、地點、與會人員、主持者;
(4)會議的主要議題或解決什么問題;
(5)對會議的評價。
三、文號、制文時間文號寫在標題的正下方,由年份、序號組成,用阿拉伯數字全稱標出,并用“【】”括入,如:【2004】67號。辦公會議紀要對文號一般不做必須的要求,但是在辦公例會中一般要有文號,如“第XX期”、“第XX次”,寫在標題的正下方。
會議紀要的時間可以寫在標題的下方,也可以寫在正文的右下方、主辦單位的下面,要用漢字寫明年、月、日,如“二〇〇二年八月十六日”。
四、正文部分它是紀要的主體部分,是對會議的主要內容、主要精神、主要原則以及基本結論和今后任務等進行具體的綜合和闡述。
怎樣才能寫好正文部分?也就是說,要掌握點什么要領與方法,是否可以這樣:
(1)要從會議的客觀實際出發,從會議的具體內容出發,抓中心,抓要點。抓中心就是抓住會議中心思想、中心問題、中心工作;所謂要點,就是會議主要內容。要對此進行條理化的紀要。
(2)會議紀要是以整個會議的名義表述的,因此,必須概括會議的共同決定,反映會議的全貌。凡沒有形成一致意見的問題,則需要分別論述并寫明分歧之所在。
(3)要掌握并運用馬列主義的基本理論與黨的方針、政策對會議進行概括與總結。它是貫穿在紀要始終的一條紅線。
(4)為了敘述方便,眉目清楚,常用“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強調”、“與會人員一致表示”等詞語,做為段落的開頭語。也有用在段中的,仍起強調的作用。
(5)屬于介紹性文字,筆者可以靈活自由敘述,但屬于引用性文字,必須忠實于發言原意,不能篡改,也不可強加于人。
(6)小型會議,側重于綜合會議發言和討論情況,并要列出決議的事項。大型會議內容較多,正文可以分幾部分來寫。常見的有三種:一是概括敘述式;二是分列標題式;三是發言記錄式。
五、結尾部分一般寫法是提出號召和希望。但要根據會議的內容和紀要的要求,有的是以會議名義向本地區或本系統發出號召,要求廣大干部認真貫徹執行會議精神,奪取新的勝利;有的是突出強調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的關鍵問題,指出核心問題;有的是對會議做出簡要評價,結合提出希望要求。
格式內容
1、標題。由"會議名稱+會議紀要"構成。
2、導言。介紹會議召開的基本情況,如時間、地點,參加
人,討論的問題。
3、會議的成果及議定的事項。應逐項列出。[2]
4、希望。
注意問題
1要突出中心。
2注意吸收正確意見。
3要條理化、理論化。
4要忠于會議的實際內容。
5要認真做好會議記錄,詳盡地占有材料;并且要認真研究會議的精神,以便對材料正確取舍,合理刪減。
6會議紀要是與會者共同意志的體現,落款應是全體與會單位,故不寫落款,不加蓋公章,與會者帶回去執行就行了。
會議紀要是法定公文的一種,用于記錄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它的行文方向可以是上行文、下行文或平行文。會議紀要的種類包括:
1.辦公會議紀要:主要用于記載和傳達辦公會議的決定和決議事項。如果會議紀要涉及有關部門的工作,可以將其發送給他們,并要求執行。
2.工作會議紀要:用于傳達重要的工作會議的主要精神和議定事項,具有較強的政策性和指示性。
3.協調會議紀要:用于記載協調性會議達成的共識以及議定事項,對與會各方具有一定的約束力。
4.研討會議紀要:主要記載研究討論性或總結交流性會議的情況。這類會議紀要的寫作要求全面客觀,除反映主流意見外,如有不同意見,也應整理進去。
會議紀要和會議記錄的區別包括:
1.形式:會議紀要基本上按照行政公文的規范格式;會議記錄沒有統一格式,多是各單位自定。
2.性質:會議紀要是法定行政公文;會議記錄是機關、單位內部用于記錄會議發言的事務文書。
3.發形式:會議紀要按照公文程序發,但沒有主送和抄送機關;會議記錄僅作為內部資料保存,絕不公開發布。
4.內容:會議紀要是會議上達成一致認識的內容要點;會議記錄是會議發言的原始記錄,基本上要做到有言必錄。
【溫馨提示】關于會議記錄是不是行政文書,會議紀要是不是公文的介紹,部分內容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請以實時信息為準或撥打服務熱線詳詢。青島會議公司提供:青島會議設備,青島會議接送,青島會議住宿,青島會議場地,青島會議模特,青島會議公司策劃,青島會議接待服務等。